索引号: | 11331004725886830K/2017-792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金清镇人民政府 | 公开日期: | 2017-08-10 |
有效性 | 文件编号 |
金清镇人民政府上半年工作回顾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滨海新城·美丽金清”建设目标,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取得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新进步。1-6月,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4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35.13%;固定资产投资12.47亿元,同比增长96.6%,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列全区第一。
总结上半年工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全心全意谋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平稳。1-6月,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9.07亿元,同比增长20.15%;规下抽样企业工业销售收入0.51亿元,同比增长19.98%。工业性投资7.42亿元,同比增长90.1%,外贸自营出口14.8亿元,同比增长28.8%。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金属再生园区、熔铸园区、之恩环保产业园区、黄琅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100多家入驻企业加速投产;机电园区、卷桥工业园区、下梁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小微企业创业园十塘区块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实施,完成5家零增地技改企业现场勘察,新申报国家高新企业1家、省科技型企业9家。二是农业稳步发展。“两区三化”深入实施,3634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入设计阶段,实施9种农作创新制度面积1万多亩,果蔬特色农业强镇完成省级申报。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通过国家、省、市的验收,二轮土地承包确权已基本完成土地丈量。渔业“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有效维护海洋资源。三是第三产业提升裂变。12家电商企业跻身全区百强行列,电商营业额突破亿元大关。以游艇服务为核心的滨海时尚休闲旅游发展迅猛,带动了周边渔家乐、农家乐和民宿经济蓬勃发展,东部时尚休闲旅游圈初显雏形。
(二)聚精会神抓统筹,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一是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点。金清大道完成改造提升,建设路“白改黑”工程顺利开工,人民路、金林路改造加快启动。人民广场、镇政府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即将开工。环西二路南延完成路基填筑,东湖路断头路项目完成图纸设计。小商品市场停车场、民主街停车场建成投用,新增停车位122个。春江名园一期交付使用,古街改造修复项目顺利启动。二是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投资9亿元的陆岛码头连接线工程完成拆迁房屋摸底和地质勘探,进入PPP社会资本选择阶段。G228国道“美丽公路”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先锋村集体留地项目进入招拍挂阶段,公交综合场、文体中心等19个项目进入上报推介阶段。三是坚持以城乡管理提升为亮点。强势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城区主要街区“街长制”、主要道路“路长制”,整治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车乱开、房乱建、线乱拉等“六乱”现象5188起。顺利完成“四小车”退运工作,共退运黄包车339辆、残疾车105辆。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6月份市同创办对全市15个乡镇的暗访考核中名列全市第六、路桥第一。
(三)坚持不懈夯重点,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一是“五水共治”深入实施。深化“河长制”、实施“塘长制”,全流域治理持续发力,基本完成下陆等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疏浚河道54公里76万方,完成水体修复工程38公里,基本完成小微水体消劣任务。二是“三改一拆”持续发力。强化危房整治,突出违建拆管,拆除违法建筑29.7万平方米,完成“三改”7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腾空封堵213户255间。整治“两路两侧”脏乱差94处,整改蓝色屋面3万平方米。三是“环保执法”分寸必争。严厉打击小电镀、废塑料清洗现象,接待环保投诉案件88起,打击废塑料加工清洗41起,查处私设暗管1起。完成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17家。
(四)锲而不舍改民生,社会福祉明显提高。一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黄琅学校综合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金清实验中学操场扩建工程即将动工,金清二中实训楼扩建、金清三中扩建项目加快推进。金清实验中学重点中学上线65人、普通高中上线234人,创历史新高。二是民生保障扩面提标。逐步完善就业、医疗、养老社保体系,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发放低保救助金、大病医疗救助金、临时救助金568万元。保持“三非”严打高压态势,开展计生困难家庭走访慰问和关怀帮扶活动,累计发放慰问品13万元。金清下梁敬老院扩建工程基本完工,敬老院医养结合项目顺利启动。三是平安建设不断提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深化“九村联防”群防群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施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全面推行“网格式管理、组团式服务”社会治理模式,组建全科网格126个、专职网格员126人、兼职网格员340人。开展安全生产“一张网”行动,排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社会单位和企业752家,整治“低小散”、“四无”企业(作坊)85家,全镇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丧葬礼俗规范整治有效开展,调整灵车停靠点24处。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蹄疾步稳促发展。坚持做大总量和转型升级“两手并重”,强化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发展,全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服务业。
一是厚植工业新优势。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全力扩增量、提存量、优质量。放大工业发展格局。发挥金清湾区优势,推动金属再生产业基地、熔铸园区、黄琅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加速投产,实现之恩环保产业园试生产,启动小微企业创业园十塘区块建设。聚焦企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创建金清科创园,推动机电园区、下梁工业园区、卷桥工业园区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加快“零增地”技改,引导机电、汽摩配等传统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两端提升,构建企业竞争新优势。二是打造农业新特色。深化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做深9种农作创新制度,探索实施“公司+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以争创省级果蔬特色农业强镇为契机,重点在果蔬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名特优新产品开发、标准化种植体系建立等方面寻求突破,加快千亩低洼地改造提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区域性品牌创建。三是培育服务业新动能。加快建设台州游艇小镇,积极谋划黄礁涂区块万亩时尚影视外景基地项目,开发游艇运动、农耕海钓、山地自行车、旅游度假项目,支持周边特色村居发展民宿产业,全力打造金清半小时休闲旅游圈。
(二)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工程,深耕细作抓统筹
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在空间配套、协调发展、形态融合等方面加强创新实践,形成“宜居宜业、融合发展”新空间。
一是优化空间规划,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多规合一”,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相互衔接,建立统一协调、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空间规划体系。发挥新城龙头作用。推动春江名园、先锋商业大楼建设,加快金清商业综合体、金清文体中心项目前期进展,完善金清城市功能。挖掘老街历史底蕴。加快修复提升工程,实施立面改造、管线入地,做好景观绿化及停车场配套。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夯实融合发展新支撑。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全力推动市公交综合场项目建设,配合做好沿海高速(金清段)、陆岛码头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大道提升、环西一路北延、环西二路南延、金清大道东延等工程。完善城市配套设施。统筹推进电力线路、排水排污管道建设,加快新联加油站、220KV新市变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能力。三是狠抓城乡管理,满足融合发展新需求。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加快卷桥、下梁集镇提升改造,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落实“街长制”“路长制”、完善“天眼系统”,加强行政执法,巩固“四小车”整治成效,着力解决车乱停、道乱占等问题,推动重点整治向全面整治延伸。
(三)实施生态文明提升工程,全力以赴美环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塑造和谐、有序的城市美感。
一是强化生态治理,守护“自然美”。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深化“河长制”,完善“塘长制”。突出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治污重点,确保9月底前完成237条劣V类小微水体剿灭、377个排污口整治,做好27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30家工业截污企业、19座人工生态湿地建设。启动“海绵金清”建设,改造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提升水系通透和微循环能力。二是狠抓行业整治,展现“家园美”。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实施重点工业、农业、生活类减排项目。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增强企业环境风险意识。坚决取缔电镀、铝浇铸等重污染企业,重点做好场外拆解行业防范整治工作,保证此类行业不在周边区域整治压力下转入金清。控制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加强统筹管理,塑造“城市美”。持续开展“治危拆违”,加快推进霓岙等5个村的整村拆违行动,全力创建“无违建村”、“基本无违建镇”。做好危旧房改造提升,着力规范农村建房标准,严格推行不超三层的限高标准。深化“清洁家园”,加强“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完善环卫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美丽乡村项目“一事一议”补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乡村全域美化。
(四)实施民生共享共建工程,勇毅笃行增福祉
一是筑牢教育“民生之基”。全力建设“教育强镇”,推动金清实验中学操场南扩、黄琅学校综合楼、金清二中实训楼、金清三中西扩等项目加快建设,努力争创台州市学前教育示范乡镇。大力推进教育设施建设。二是铸牢文化“民生之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东海岸讲堂”宣讲团“扩音器”作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目标,坚持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推进,弘扬良好民风家风。三是落实保障“民生之依”。推进社保扩面提质,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突出低收入人群、特殊困难家庭就业援助。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金清下梁敬老院医养结合项目,确保元旦前开展服务。
(五)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兢兢业业稳大局
一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以网格为单元,驻村干部、村居干部、网格员为核心的“三级联防”体系,不断加大社会监管设施投入,确保社会面平稳可控。二是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推行区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引导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就近调整、就地化解。三是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工贸、交通、渔业、危化品等领域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推进居住出租房“旅馆式”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和消防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