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67966556Y/2020-1431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20-12-16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1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0-12-16 15:54 访问次数:

关于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曾看过一个小视屏,讲的是一个被老师们认为最优秀的清华在校博士生,不清楚自己今后该找什么工作。高晓松直言: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应该纵横四海,……。一个名校生要胸怀于天下,植根于社会,报效于祖国。

“少年强,则国强。”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在14岁时,就定下初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出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赢得青少年,才能获得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因此,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学校层面: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场所。

首先,老师们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同时,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和爱人民是紧密相连的,学校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从小培养他们的助人为乐精神。

第二,可以经常举办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同时可以经常性地邀请身边的一些英雄人物讲述一些真实的事例,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当然,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青少年具体行为上应是爱家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的优秀文化上,学校可以举行多姿多彩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但必须要落到实处,而非走形式。

第三,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最基本的单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张册,微信等督促家长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教育了家长。

政府层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监管作用。

第一,可以适当地通过一些口号标语等宣传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在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功能。

随着电视、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使学生自我主动接受教育的形式已经实现了多样化,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取他们喜欢的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通过公众号平台推送优秀短视频、即时新闻等多种途径进行榜样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

第三,政府可适当地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组织保障、经费支持、实践基地、志愿服务等。

总之,培养人才德字为先,我们要培养有感恩之心,感恩祖国,把祖国利益放在首位的人才,我们要将爱国之花根深蒂固的植根于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


答复意见:

 

林羽、叶勇、於正福、陈云聪、颜可林、於贻宝、王金祥、吴牮、王路强、陈伟滨、祝时珍等11位代表:

你们在路桥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121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路桥区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目前全区建有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4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个(省级2个、区级12个),56所家长学校。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坚持联动,强化资源整合

一是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动机制,由区文明办牵头,会同宣传、教育、文化、共青团、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强化青少年新时代爱国主义协同教育。

二是建立内化提升机制,以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三是建立基地与学校结对共建机制,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基地与中小学校的结对共建,逐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有14个基地与31所学校结对共建。

二、坚持革新,强化宣教实效

一是提高德育工作人员党员比例。强化阵地意识和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德育宣教素质和水平,逐年提高学校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共青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的党员比例。目前德育校长52人,其中党员35人,占比67.3%;德育主任和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40人,其中党员25人,占比62.5%。

二是提高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全区44所学校共有思政课教师771人,其中初中169人,小学602人;在编748人,非编23人;思政专业毕业的老师有56名,占比7.26 %。2019年党员教师231人,占比仅为29.9%。2020年党员教师236人,占比32.8%。

三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课时总量为430学时,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课时总量为200学时,一至九年级均为2课时/每周。自2016年《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修订以来,我区每学期都组织广大教师进行网络、现场、校本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做到全体课任教师不培训、不上岗,力争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能落地、生根、开花。

三、坚持实践,强化体验内化

一是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每年在9-10月份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月活动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2020年在《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弘扬垦荒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第27届读书教育活动四项全国性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台州市第十一届学生读书月暨“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的通知》等活动中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队)会、团(队)日活动。各学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学期的重要课程,借助德育重点(特色)项目、校园文化和文明校园创建、双拥模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抗击新冠肺炎等活动实践载体,发挥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注重体验、富有成效的主题班(队)会和团(队)日活动。

三是利用节日推进师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九·一八”纪念日、国庆节、烈士纪念日、建队节等重大节假日,大力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有序开展各项庆祝活动,促使师生进一步强化国旗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祖国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党爱国教育。

四、坚持补短,强化普及落实

一是加强公民办学校德育互动。在民办随迁子女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相对薄弱的背景下,开展公民办学校结对共进活动,助推民办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全面帮助民办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推进亲子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及家庭中提倡读原著、读经典,以经典诵读比赛、亲子诵读、微信群集中展示每日诵读成果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历程,学习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感受汉语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少年儿童对新中国伟大事业的骄傲和自豪,增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斗志。

今后我局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宣教方式,开展“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向家长和青少年推送爱国主义教育优秀短视频等现代媒体,让爱国主义教育充满活力。

感谢你们对路桥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教育局     联系人:陈波

联系电话:89210979      邮编:318050

 

 

 

路桥区教育局

                              2020年8月10日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