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67966556Y/2020-1431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20-12-16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0-12-16 15:56 访问次数:

关于构建良性、有效家校合作的建议

 

随着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的普及使用,不少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长群,促进家校联系。然在实际中,原本的交流联系似乎有点变了味,有的群要求家长每天微信上传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现场背诵视频,亲子互动照片等,不少家长直呼微信群成了“超纲、超量”的作业本,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俨然家长成了老师,家里成了课堂,许多家长在精力、能力上不堪重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这在无形中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课后负担。因此建立良性循环、有效的家校合作,促使家校同频共振,才能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让学校回归本位,让家长回归理性,家校双方相互协调,各尽其责。“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家校沟通联系,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微信家长群作为一种信息化交流平台,出发点是加强家校沟通,但学校要回归教育本位,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借微信群让家庭教育扛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学校以共性教育为主,应整体把握学业教学、作业管理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以人文素养、个性化培养为重,家长需要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但不能过度参与和代劳,甚至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学校应回归教育本位,扛起责任,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家长也该理性对待配合,只有理清家校关系,明确家校职责,双方相互协调,各尽其责,才能确保家校健康、良性、有效合作。

二、弥补断层,重建家校信任,建立教师与家长积极一致的教育合力。

微信家长群作为家校沟通的共育平台,好或坏全在使用者本身,不管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全力发挥好微信群的沟通纽带作用,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创造家校行为一致、目标一致的教育目标,打造风清气正的微信群网络沟通空间,还其“正能量”,确保家校平台为孩子的教育成长助一臂之力。


答复意见:

关于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6号建议答复的函

 

阮忠德、夏发青等2位代表:

你们在路桥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良性、有效家校合作》(第146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路桥区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省中小学育人座谈会精神,积极推进“四个家”(“做好家长、树好家风、传好家训、建好家庭”)主题活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和《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2019年9月27日)精神,立足“指导与服务”,借力家庭教育资源,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目前全区共建立家长学校73所(含部分民办幼儿园),有3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3所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14所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和先进家长学校。2016年开始,为表先进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年评选10所学校为路桥区年度“十佳优秀家长学校”,若干所学校为“活力家长学校”,每年评选“百名优秀家长”。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网络

一是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成立全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中心办公室,指导、服务、协调、督促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工作,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周)、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二是成立路桥区学前家庭教育联谊会。每个镇街道成立相应的学前家庭教育联谊会分会,目前,全区共成立了10个学前家庭教育联谊会分会;三是组建全区家长学校讲师团。讲师团成员讲课主题涵盖所有学段、不同背景的家长需求;四是建立校、园家长学校。目前普遍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为长期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二、规范家长学校指导服务内容

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做到有组织、有师资、有场地、有活动、有家长学校校本教材(资料)、有评价的“六有”家长学校。坚持做好“六个一”,即:一学期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一学年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周)活动,将家长请进校园,请家长听(听课)、看(看主题队会、社团等活动中孩子的表现)、议(评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谈(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月有一次家长接待日,学校校长室接待家长来访,处理家长提出的问题,如有突发事件家长可随时向校长室反映;一学期和家长书面联系一次,反映学生在家在校各方面的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一学期至少与所有家长面谈一次,建立“六必访”制度(家庭有变故必访、学业有困难必访、情绪有波动必访、行为有大误必访、表现有大进必访、亲子有矛盾必访)。并要求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做好详细的记录;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家长学校档案归类管理,便于总结经验,幼儿园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至少组织2次亲子实践活动。

三、提升学校指导服务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一是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开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指导,根据家长家庭教育知识不同的需求,探索“菜单式”家庭教育培训,如路桥实验中学探索实践“菜单式”家庭教育培训,即家长在家庭教育培训平台上选课“点菜”,学校按需培训。目前,该校主题培训菜单已达26个,组织举办家长培训100多场,共计20000多人次参与。二是开展“百课万人”家庭教育专场送教活动。吸收富有经验、热心教育公益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专场送教到民办随迁子女学校、民办学校、幼儿园。三是组织论坛等活动。从2015年开始,每年一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和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励志教育体验营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路桥传经送宝。四是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编印两本家庭教育征文集《和孩子做朋友》《陪孩子一起成长》。

四、发挥好家长委员会指导服务作用

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机制,把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各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学校章程》,制订家长委员会章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建立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目前全区成立了校级和班级两级的家长委员会,校级家长委员会达73家,班级达2000多个,负责与学校沟通、协调,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桥梁纽带。

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研究

今年开始,坚持问题导向,设立一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研究专项课题,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富有地方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发挥区教育学会学前家庭教育研究会、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家庭教育实践探索。2020年组织“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考虑疫情防控形势,各校主要采取电话家访、微信交流、QQ联系、个别上门家访、家长到校联系等方式,与全体学生家长全面进行了联系沟通。目前,家访人数达到74682人(包括本学期新转学人员),实现了家访全覆盖。

六、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载体

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助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电话、邮件、短信、QQ群、微信、家教微课等平台,为家长推送家教网络授课、及时为家长推送掌上“家教宝典”,利用家庭教育热线电话,为家长开通家庭教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热线服务。2020年上半年,各校已经安排线上线下校级、班级的家长会达352场,参与家长达到62351人次,其中路桥街道实验小学通过“西马拉雅”平台,组织全校家长与心理老师、班主任代表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家庭教育的方法、孩子负面心理的调适等,参与学生家长达2000多人。

今后,路桥区教育系统将继续立足“指导与服务”两个基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家教知识,贴近家庭需求,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和载体,竭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我区的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感谢你们对路桥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教育局     联系人:陈波

联系电话:89210979      邮编:318050

 

 

 

路桥区教育局

                              2020年8月10日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