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 海塘围垦

发布日期:2021-04-14 08:42 访问次数: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500年前曾是汪洋一片。当时海潮汹涌,灾害频繁,人民深受其苦。为了保卫家园,当地居民趁小水潮开河筑堤、围土填海,才有了我们现在脚下的广袤大地。而我们最早的海塘,可以追溯到明弘治年间(1488年)。”在蓬街镇筑塘博物馆里,老党员陈亨义带着镇里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参观筑塘初心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借助音影资料,将那个年代的故事被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他说着、看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耳畔又响起了那句顺口溜:“初一、十五,鸡鸣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土地稀缺,蓬街农民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和海潮汹涌的自然灾害做斗争,筑塘成为蓬街人不得已的选择。1974年,他刚读高中,那年的台风来得特别猛烈,将筑好的十塘塘面压瘫了,政府马上组织村民在冬天重新筑塘。当时要求,凡是年满18周岁的青壮年都要参加筑塘,政府把筑塘任务分配到村,在村与村之间开展比赛。冬天没有台风,塘堤稳定性较好,又可以避开农忙时节,不耽误大家生产,加上潮水小,气温低,塘堤的泥块硬得快。“松散的泥土要用木锤一层层锤实锤光,这样塘堤才会坚实牢固,在涨潮时海水也不易渗入……”陈亨义说着就拿起工具给大家演示起来。

那时候每天清晨4点,村里广播一响,他就起来做了饭,带上饭盒徒步两小时左右去筑塘现场。“冬天实在太冷了,光脚踩在泥塘的冰面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不只是早上冷,中午从饭盒里拿出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吃到嘴里就像挂了冰碴子的菜,吃到嘴里冷到胃里,但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陈亨义说,滩涂地都是泥巴,深的地方能一下没到大腿,也没办法穿鞋子,那时候物资也短缺,根本没有那么多雨靴,大家就凭着一腔热血干上了。“那时候都是零下四五度,棉裤只能做到大腿根部,下面就是光腿光脚,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村干部带头做事,筑塘的时候,腿都冻到没有知觉了。我还记得当时新南村干部陈吉南整个人都冻僵了,在筑塘现场失去知觉,后来被人抬到火堆旁烤,才抢救回来的。但是他在家休息两天后,又像没事人一样去筑塘了。”

曾参与筑塘活动,也参与“筑塘文化”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陈招芬告诉记者,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筑塘的频率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此时此刻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竹廉、铁锹、泥弓、溜板……就是这么简单的工具,靠着人工一担担挑泥,一次次捶打,历时36年,路桥人完成了从七塘到十塘的围筑任务。围涂面积约2万亩,海岸向外推移3000多米,逐渐围筑出44.4平方公里的陆地,这也成为现如今蓬街的根基。

站在漫长海岸线上回望过去,蓬街人战天斗地,与潮水抢时间,与天气做斗争,没有机械设备,有的只一腔党性,凭着这股党性之魂、精神之钙的支撑,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滩涂,用双手垒砌一个又一个奇迹,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书写着“筑塘人精神”。而这种精神与“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融,也成为蓬街而今欣欣向荣的内生动力。


信息来源: 路桥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