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3/2021-1490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金融工作中心 公开日期: 2021-06-01
有效性 失效 文件编号

【征求意见】关于公开征求《台州市路桥区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6-01 17:17 访问次数:


为进一步增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办公质量,现将《台州市路桥区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发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区政府审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有关单位和个人,可在2021430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通过信函方式的,将意见寄至:台州市路桥区金融工作中心,并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二、通过电话方式提出意见的,请来电0576-82447806。

 

 

台州市路桥区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

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积极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营商环境,现结合路桥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数字化改革和市委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以“数字+金融+科创”为切入点,着力破解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全面构建政银企多方联动机制及数字化、专业化、个性化科创金融服务体系,营造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我区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和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为“一区四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优势,率先在全省打响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改革创新品牌,为全省小微金融改革、创先争优实践提供路桥经验、路桥样本。

具体目标:通过深入推进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实现路桥区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获得率明显提高、融资规模明显扩大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融资便利度明显提升。路桥“数融通”应用系统3月底前基本建成,年内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力争年底前,培育和引入初创期科技企30以上,形成一批初创期科技企业投贷联动典型案例助推1-2个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以点带面推动科技企业梯队升级。全区新增初创期科技企业贷款不低于3亿,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规模达到30亿元。

力争2023年底,建成比较完善的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专业化服务体系,形成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累计培育和引入初创期科技企业100家以上全区新增初创期科技企业贷款10亿,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数字赋能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打通金融线上、线下渠道,推进金融领域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广科技金融的应用,以金融创新赋能科技创新,以金融数字化改革助推科技企业数字化发展。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试点推进过程中的资源统筹、政策引导、部门协调作用,借鉴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在小微金改领域的服务优势、资源优势和改革创新优势,着力解决融资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合力推进初创期科技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招引相结合。在做足做好存量企业资源的金融供给和服务创新的同时,对标对表省内外先进地区工作经验,持续升级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以高品质的创新生态环境和政策服务体系,吸引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人才来路创业、科技企业来路落户。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路桥“数融通”应用系统建设

1.围绕数字化改革,主动对接省级平台,建立路桥区初创期科技企业“数融通”应用系统,“数融通”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服务路桥区初创期科技企业为核心,强化初创期科技企业科技金融应用,为初创期科技企业建立集需求发布、业务办理、信息集成、信用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征信评级、融资对接、风险预警等服务,同时融入政策宣传、部门精细化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功能。通过应用系统建设使用实现银企高效对接、融资提效降本、惠企政策一键通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度和精准性。“数融通”建成后,力争年内实现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二)创新推进五大金融服务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特色化的金融专营服务机制

2.设立科创金融专营机构。将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作为试点合作银行,在总行科技企业发展下设台州分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增设人才支行1。通过专营机构,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化服务辅导和培训,提升行业自身在科创金融领域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搭建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实验平台,实施企业运营、项目创新风险管控全流程闭环管理,开展专属信贷产品创新和宣传,落实好差异化考核激励和尽职免责制度,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

二是建立智能化的数字信用评级机制

3.创新“定量评分+定性画像”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式。引入第三方征信评级机构,依托“数融通”应用系统,全面汇集整合台州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台州市掌上数字金融平台、台州市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等线上数据、路桥相关部门及公共事业部门特色数据,以及金融指导员、网格员线下采集的“三品三表”等特色信贷尽调数据对企业信用进行综合量化评分和全方位画像,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精准识别和服务水平。同时针对初创期科技企业“两高一轻”和“三重”特点,突出企业行业成长性、产品前瞻性、团队创新性等多个维度,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创新积分”机制,为精准适配投融资机构提供前置条件,实现企业数据信息价值最大化。最后强化评级结果运用,评级结果可应用在投贷业务审查、定价及科技企业资质评定、补贴标准、税收优惠、奖励认定等环节。

三是建立精准化的股债贷联动机制

4.设立政府性风险投资基金与引进市场化产业基金并举。鼓励天使基金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科技企业,通过投资撬动资源引入科技创新,发挥基金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设立政府性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为5亿,首期资金规模1亿元

5.创设初创期科技企业专属信贷产品。依托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方面的自主定价优势,创新设计“天使贷”“商标贷”“人才贷”等初创期科技专属信贷产品(初创期科技企业专属信贷产品实行5.5%以下的分档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开通绿色审批放款通道。推行初创期科技企业无缝续贷业务,降低企业还贷成本。

6.建立基金运营方、银行、担保公司等多方联合服务工作机制。对扶持的初创期科技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着力扶持重点引进或重大投资项目,银行优先对名单内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原则上应采取“见投即贷”“见贷即保”模式,实现“一次尽调,多方落地”,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金融机构参与度。

7.拓展初创期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区域性股权融资试点改革,加强与省股交中心的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资本场,积极推动区内初创期科技企业在科创助力、台州小微板挂牌。积极探索债务融资工作创新,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行中期票据、双创债务融资工具、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等长期限债券品种,为企业的科研项目和长周期研发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积极推广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支持工具,鼓励并积极引导初创期科技企业参与可转债、股权私募债的发行。积极探索通过险资直投方式给予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加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融资担保合作体系建设。由区政府出资3000万元,联合市信保基金筹建科技担保公司,对于纳入合作的贷款业务,担保机构、银行按照8:2的比例进行风险分担。针对初创期科技企业开发政策性专项担保产品,实现“两降一升”(降融资担保费、降融资门槛、升担保额度)

9.制定出台银行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政策。鼓励发放初创期科技企业信用贷款对合作银行新增的初创期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根据贷款金额给予1%的风险补偿

10.积极推动各保险公司创新小额保证保险业务模式。推动保险机构开发初创期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科技专属产品探索创新“创业无忧”保险为初创科技企业和创业人才降低融资风险。

五是建立梯队化的企业主体孵化培育机制

11.建立初创期科技企业成长培育库。挖掘有较好行业前景、较高发展潜力、一定创新基础的企业纳入科技企业培育库精心培育,对入库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开展“定制化”业务辅导。着重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加快成长,整合政策、高校院所、创新人才、创新券等方面资源,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将初创期科技企业培育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12.提升科技企业管理能级。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初创期科技企业提供低成本、易实施、高可靠的设备物联网硬件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升初创期科技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与金融服务数字化高效对接,着力解决初创期科技企业管理边缘化、家族化问题。

(三)建立健全三大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性低息资金的支持安排专项额度,定向用于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争取相关法人银行机构配套政策性转贷款资金1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打通政策性低成本资金服务初创期科技企业渠道。系统梳理中央、省市区相关激励政策,整合人才、科技、数字化转型等奖补政策推动财政资金精准发力,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初创科技企业信贷支持配套政策,设立路桥区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专项资金6000万元对合作银行的新增贷款予以1.5%的财政贴息,对合作保险机构保险保费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二是强化人才保障。成立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院。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长三角”、高等院校、重点科研平台等对接与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学习交流培训机构,依托银行以及第三方机构,搭建咨询与信息服务平台学术交流中心、中小企业培训中心(一平台,两中心),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开展初创期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与交流培训。发挥泰隆学院、银座学院等小微金融培训基地优势,加大对小微金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发展和培育,打造专业化队伍,开展细分市场行业研究。发挥“三员三基地”作用,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辅导培训,提升中小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开展项目进度定期督查、量化考核、明确目标、跑表计时、到点验收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严格执行信息政府授权和准入,建立信息查询、数据报送、异议处理等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积极构建与金融创新相匹配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与人行、银监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对接,落实专营机构监管评价建立金融创新保护和激励机制,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和支持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激发良好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领导任副组长,区委改革办、区金融工作中心、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大数据发展中心、区金投公司等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建立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汇报研究工作推进中的有关事宜,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共进的工作局面。

(二)落实责任分工。编制任务清单,紧盯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明确试点路线图和时间表,倒排时间计划,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专班工作,定期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扩大宣传影响。加大试点政策的宣传推广,提高科技企业、科创人才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了解,营造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的宣传推广,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做法,打造路桥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金字招牌。

 

附件:1.路桥区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人员名单

2.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任务

附件1

 

路桥区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人员名单

 

组  长:潘军明(区委书记)

牟傲野(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王若嘉(区委常委)

成  员:管彦立(区委办主任)

潘江波(区府办主任)

沈诚勤(区府办副主任)

 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健(区委办副主任、区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程伦观(区经信局局长)

罗进军(区科技局党组书记)

陈海鸿(区财政局局长)

邱正满(区人力社保局局长)

 耀(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洪雁平(区府办党组成员、区金融工作中心主任)

於军波(区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

罗周法(区金投公司董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区金融工作中心,徐健、洪雁平兼任办公室主任。

成  员:管敏海(区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

翁英姿(区委改革办副主任)

 峰(区经信局副局长)

齐海军(区科技局副局长)

牟晓燕(区财政局副局长)

任守超(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

徐伟晋(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陈娥娇(区金融工作中心副主任)

陈小波(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

孙贤荣(区金投公司副总经理)

方随意(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

 

 



 

 

附件2

数字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协同单位

完成时限

一、建设路桥“数融通”应用系统

1.梳理存量资源确认数据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区金融工作中心、区大数据发展中心

各镇(街道)、惠众征信评级公司、移动路桥分公司

3月底前基本建成,5月底前初见成效,年内实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

2.建立“数融通”应用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化线上数字金融服务

3.加快与省级平台对接,实现业务办理互联互通

4.做好应用系统的宣传推广及持续运营的政策保障

二、推进初创期科技企业专业化金融服务

1.设立科创金融专营服务机构,在泰隆台州分行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创设泰隆银行台州分行营业部为人才型服务支行

区金融工作中心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相关保险机构

4月—5月底前完成

2.创设科创企业专属信贷产品,通过降利减费降低融资成本,开通绿色快捷审批通道,提高授信额度等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3.协调人行、银监等部门,支持泰隆银行落实好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尽职免责制度和风险管控措施,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

三、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

1.引入第三方征信评级机构,启动评级准备工作

区金融工作中心、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中心

区经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各镇(街道)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惠众征信评级公司

3月底前完成第一批评级工作,年底前完成1000左右企业评级

2.盘点台州当地现有数据资源,梳理数字化评级可用数据清单,对缺失数据进行持续征集

3.依托三品三表模式,结合路桥特色数据,持续迭代优化企业信用评级模型

4.研发线上大数据和线下尽调数据相融合的数字化评级系统,提升评级作业效率

5.建立科创企业信用评级名录库

6.分期分批召开名录库内企业的政策宣导会、网格员及试点银行客户经理动员会

7.对名录库内的企业开展数字化信用评级,实现科创企业数字化评级全覆盖

8.强化评级结果运用

四、开展股债贷联动试点

1.设立政府性风险投资基金,首期落实1亿元资金

区金融工作中心、区金投公司

区财政局、区科技局、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3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4底前确保首期资金到位,年底前完成

2.拓展初创型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探索区域性股权融资试点改革及债务融资工作创新

3.建立基金运营方、银行、担保公司等多方联合服务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金融机构参与度

4.落实股债贷联动相关配套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1.加强与市信保基金合作,开发针对初创科技企业的“两降一升”政策性专项担保产品

区金融工作中心、区财政局

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浙江泰隆商业银行

全年

2.落实人行再贷款等政策性资金

3.建立初创期科技企业专属担保机构

4.开发初创期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产品

5.建立风险投资容错免责机制

六、建立企业梯队孵化培育机制

1.建立初创科技企业培育库,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开展“定制化”业务辅导

区金融工作中心、区科技局、区经信局

人才办、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惠众征信评级

全年

2.做好政策宣传、企业动员

3.成立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院,搭建咨询与信息服务平台学术交流中心、中小微企业培训中心,开展常态化辅导培训

4.结合工业互联网4.0平台,推进企业管理云服务,实现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 区金融工作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