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求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的建 议
路桥街道代表团 於婉玲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好多家长将手机作为哄孩子的工具,个别教师也利用手机进行教育教学。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智能手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主要问题有:一是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健康。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二是手机让孩子患上抑郁症。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孩子。三是手机损伤脑神经。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四是手机耽误孩子学习。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知识学习感到鼓噪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整天沉迷于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五是容易导致睡眠障碍。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频繁使用智能手机会引起视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会引起睡眠问题。
针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于2021年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中指出:要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出了有限带入校园,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强化督导检查等五方面的意见。广大家长也对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影响有着许多无奈,迫切希望区政府能采取相关措施,加大对中小学使用手机的管理,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要求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强化督导检查,将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列入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范围,确保此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答复意见:
路教函〔2021〕17号 A
关于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号建议答复的函
於婉玲、金晓慧、刘善国、陈方元、金轩宇、邱迎风等6位代表:
你们在路桥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第6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1年初,教育部以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原则上中小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依据学生特点,我们要求学校采纳“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共同加强学生自觉自律的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做了以下工作。
一、实施目标
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巩固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成果,通过家校共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具体措施
(一)严格执行“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的规定。
全区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手机进校园,非必要不得带入,特殊情况按照“家长同意、提前申请、有限带入”的原则,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向学校备案后执行,书面申请必须有充分合理的理由。经同意带入校园的手机,学生应主动交由班主任或学校指定的人员统一保管,严禁带入课堂,离校时及时取回。寄宿制学校学生参照走读生严控手机的规定执行。
(二)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管理措施。
学校要制定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相关措施并有效落实。
1.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学生手机管理的具体办法,除进一步给学生及家长强调非必要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内,对于因特殊情况带入校园的学生手机,必须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严格实行登记制度,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加强手机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2.各中小学要加强无手机课堂建设。学校要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3.各中小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及时了解存在“手机依赖”的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和行为疏导,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校园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各中小学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严禁学校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打卡或完成作业,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禁止利用手机进行线上有偿补课。
(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广播站、电视台、板报、文体活动等载体,做好校园内宣传,让学生科学认识,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四)努力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电话和网络沟通等形式,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手机管理的必要性。要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适度使用手机,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和不当消费等行为。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相关要求
1.各中小学主要领导是落实好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手机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各中小学要制定本校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好校内学生手机管理实施办法,不定期开展自查活动,督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严格落实手机管理有关规定,动员学生积极配合落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3.各中小学要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手机,学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强日常监管,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净土,还学校安静的读书氛围。
四、强化督导检查
1.区教育局指导各中小学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手机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德育工作常规管理中,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组织路桥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开展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督导工作。区教育督导办公室指导责任督学对照“五项管理”通知及《“五项管理”实地督查要点》有关要求,从2021年5月至年底,采用校园巡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务必落实1个月到校督导1次。
3.督促中小学校按照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整改、立行立改。对整改不落实的,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教育局教育科 联系人:梁祚勇
联系电话:89210979 邮 编:318050
路桥区教育局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