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三节指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体医融合概述
什么是体医融合?体医融合是体育与医学的结合,是指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体育、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的集合,体育与医学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体医融合是社区体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体检、体质测定,运动健身和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求达到增强社区居民体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之目的。
体育和医学的本源都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把体医融合作为健康促进的核心手段,体育和医学融合起来,防治慢病,促进健康,建设健康台州。
二、代谢综合征概述
我们常说的“三高”、“四高”,便是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中心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聚集,最终临床结局主要为心血管代谢疾病,导致残疾、死亡。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8.2%,与2015年发布结果相比,均继续上升。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血管代谢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是医保资金主要的开支之一,占用了大量的医疗和卫生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目前认为,代谢综合征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产热营养素摄入过量、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或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等,是代谢综合征主要的、可修正的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病理基础。
生活方式干预是代谢综合征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其核心内容为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主要目标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发生,对已有心血管代谢疾病者则要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生活方式干预是代谢综合征基础的、首选的、贯穿始终的治疗措施,可以减轻、延缓、阻断、甚至逆转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三、选择代谢综合征开展干预试点的理由
代谢综合征是成年人发生率最高的慢性临床症候群,其最终临床结局是心血管代谢疾病。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是医保资金主要的开支之一,占用了大量的医疗和卫生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代谢综合征主要的可修正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体医融合,开展生活方式干预,是代谢综合征基础的、首选的、贯穿始终的防治手段,可以减轻、延缓、阻断、甚至逆转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体医融合,开展代谢综合征生活方式干预的试点工作,是当下首选的体医融合实践探索的切入点,有望改善居民健康状况,舒缓医保资金紧张局面。
四、建议
(一)选择一个社区或体检中心,遴选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干预人群,对干预人群进行医学体检和健康体适能测试,进行营养评估和运动风险评估,确定需要改善的指标和运动风险等级。
(二)根据各自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制定干预人群的个性化医学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
(三)依据《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等指南和专家共识,加强体医融合,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必要的可穿戴设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6—12个月的治疗型生活方式干预。观察代谢综合征的发展变化,观察健康相关消费的变化,评估干预的健康收益和经济收益。
(四)通过干预试点实践,探索出实用有效的代谢综合征防治途径,取得阶段性体医融合防治效果和经验,为推广体医融合防治慢病打下基础,为健康台州建设摸索探路。
答复意见:
关于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晓颖、罗为民、陈文泽、王丽君、胡东达等5位委员:
你们在路桥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开展体医融合生活方式干预“三高”试点工作的建议》(第22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
我区高度重视体医融合和“三高”等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制定了《路桥区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提出要促进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探索开展功能社区健康管理,对功能社区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长期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及行为干预,大幅度地支持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截至目前,我区建成路桥区“全民健身地图”,城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针对体医融合生活方式干预的探索,我区目前将慢病防控端口前移至儿童青少年,肥胖是“三高”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儿童少年肥胖不仅可以延续到成人期,而且导致成人慢性病的发生,实现慢性病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刻不容缓。我区在路桥区金清中学、金清实验中学等几家学校实施学生肥胖综合防制试点项目,整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试点学校、专业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营养、体育等资源,邀请浙江大学相关专业人士指导,以治疗型生活方式干预(TLC)为手段,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家校协作,由营养师、体育教练、全科医生等组成专业团队,定期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每天放学后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并对晚餐进行指导。通过100天的干预,使肥胖学生改变了生活方式和降低了体重。
此外,我区积极推进医疗、健康双处方制度的实施,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我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同时依托基层医疗机构,覆盖全区,开展“三减三健”健康知识、“三高”预防等内容的宣传讲座。对社区慢性病患者,鼓励参与社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在基层医疗机构组织下,通过集体学习、活动的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是加强政策制度落实。在《路桥区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体医融合,拟将慢病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路桥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巩固现有成果,以示范区建设标准为依据,联合多部门开展体医融合项目。
二是场地保障。选取合适的社区开展干预项目,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基础,或选取合适的“文化礼堂”“健康小屋”“百姓健身房”等场所进行拓展,开展体医融合干预。
三是专业保障。多部门提供保障,我局将把运动指导作为高血压、糖尿病全流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建议和指导。会同区文广旅体局继续推进培养社区医生、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开具运动处方工作,在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科学健康指导门诊,并提供营养指导。并考虑引入社会机构参与服务。
四是经费保障。将体医融合支出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专项经费,保障体医融合干预项目的实行。
“十四五”期间,我局将深入研究体医融合新策略和新途径,不断增强体医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卫生健康局 联系人:王雪君
联系电话:0576-82588219 邮 编:318050
台州市路桥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