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67966556Y/2022-1543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公开日期: 2022-06-16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06-16 17:19 访问次数: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出台《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并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更是密集出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心理健康已成全民共识。我区也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方案》的实践。

目前,我区青少年心理疾病防治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社会认知度依然不高,青少年出现的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常被视作思想或情绪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导致无法及时得到针对性、专业化的干预和治疗。二是拥有青少年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医生或教师甚少,资源严重不足,患者往往需要赴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求医问诊,治疗成本高、治疗周期长,且缺乏相应社会保障,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治疗面临的最大困境。三是患者的个人隐私缺乏保护体系,易引发社会舆论的偏见。加上近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青少年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亟需通过多方协力,关口前移,加快落实有效举措,为广大青少年健康筑起安全屏障。建议:

第一、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率。医卫、教育系统与宣传部门联合联动,以抖音、短视频、沉浸式漫画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团委、妇联、科协、社科联等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志愿者服务,创新更多公益讲座、健康沙龙等,辅助普及教育,切实提升学生、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知,减少社会的偏见与歧视。

第二、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医疗资源的投入。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列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以定向培育、人才引进等方式壮大我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医疗队伍,能从福利待遇、职业通道上予以适当倾斜。在每所学校标配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础上,在村居、社区开展试点,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点,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先锋驿站等公共空间开设公益咨询室,方便学生就近进行线上线下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疏导

第三、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范畴。通过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疾病数据库,全面掌握全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为下一步制定政策、预警干预、精准治疗等提供可靠依据。结合数字化改革,打造集预约、咨询、访谈、辅导、教育、治疗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制度,让青少年患者群体尽早发现、及时干预、精准治疗。同时,要细化社会保障措施,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第四、加强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有条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健康研讨中心或为学生创设发泄情绪的专门空间,营造良好的健康素养促进环境。定期通过“家长学校”等为家长提供权威、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家长还要与教师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对症下药。

 


答复意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一直以来受到党、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健康中国2030战略明确指出“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青少年处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最关键阶段,在面对外部压力超出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近年来,区教育局会同区卫健局等部门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工作:

一、成立路桥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及其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工作。

二、依托路桥区职教中心心理咨询室,拓展提升为路桥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开通心理热线。

三、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按照省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配备标准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室,目前全区4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包括职高中心金清校区)、3所初高中一体学校、11所初中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室软硬件均达到了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其中9所学校还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示范性心理咨询室。每个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其中17个学校共设有21个专职心理健康老师。

四、全区所有中小学均开设心理辅导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发展性的积极心理辅导。

五、分层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C级上岗资格证书培训,目前取得省教育厅核发的C级上岗证教师达3700多人,占全体教师85%以上。对各校德育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负责教师、骨干班主任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B级、A级上岗资格证书培训。目前已有B级上岗证教师323人,A级上岗证教师12人。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负责老师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沙盘辅导培训、亲子关系辅导培训、危机筛查及干预培训、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等十五多项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尽量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六、全面开展学生健康状况监测。每年3月份、9月份全区各校分别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摸排、筛查,对一类、二类、三类心理障碍或者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分类处置,制订心理干预工作方案,全程进行跟踪监测帮助。相关数据统一上传到省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管理平台,实行校、区、市、省四级联动。2021学年,全区各中小学对46267名学生进行了重点筛查,对学生当中可能出现危机事件的重点预警对象共筛查出了154人(二类危机和三类危机学生),在保密的基础上,向班主任及家长作了警示和提醒,并对这154名学生建立了心理干预方案,做到一生一案,一生一心理老师的干预结对制度。区教育局心指办目前对各校上报的数据、案例进行研判,掌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各校老师提供心理干预及转介的方法资源包,努力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疏导。2021年9月,区心指办专门召开了危机学生干预辅导技能研讨。

七、横向联动,全方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与区检察院继续密切合作,参与“爱倾听心理工作室”,对未成年人涉嫌轻微违法者予以心理援助、组织心理老师积极参与“亲子”教育系列活动。

(2)与区卫计局、计生协合作,建立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青春期学生家长专题讲座、青春健康系列活动等。路桥三中、南官小学积极争创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学校。

(3)针对“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问题家长(家庭)”的调查结论,协助开展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组织全区所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均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构建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网络。组织开展十佳示范家长学校及百名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编印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家长学校地方性读本6本(历任区委书记均为每本读本撰写序言)。继续做好家庭教育“百课万人”工作。开展“我爱我家”家庭教育系列微课,“纯公益、全免费、不间断”坚持了近五年。重新调整优秀讲师团成员及其讲课主题资源库。2021年,全区各校共组织各类家庭教育报告会250多场次,听课家长达60000多人次。组织家庭教育骨干老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老师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进社区、进文化礼堂宣讲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定期向全区各中小学家长不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微课210多次。开展家长培训证书及亲子签约制度推进工作,此举为全省首创,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探索建立“家庭教育e点通”数字化平台——“家庭教育在线”,并正式上线浙里办,全区共创建省市数字化家长学校十一家。

(4)继续与区红十字活动,成立路桥区心理救援大队,与团区委合作开展12355心理援助活动。

(5)与区委宣传部协作,在区文明实践基地设立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关爱服务中心。与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协作,在区妇女儿童中心设立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名家工作室”。

八、探索医教结合新模式,对于学校常规筛查出来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学生,及时做好转介工作。目前在市卫健委的牵头指导下,个别心理问题严重学生,如有必要由家长带学生去正规医院咨询心理医生,接受专业正规治疗,在区第二人民医院增设精神卫生科(心理卫生门诊)。由区慈宁医院下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上岗,方便辖区百姓就近咨询。

下阶段,全区将继续加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完善、推广路桥区智慧心理服务平台,联合卫健局在路桥区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增设一台壹点心亭设备,继续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全面筛查工作,及时制订方案、落实干预措施。继续做好医教结合,畅通心理问题学生咨询、干预与治疗通道。完善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心理卫生门)相关工作,在有条件的区级医院里增设精神卫生科。继续邀请国家、省、市专家对全区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开展培训,以便用更专业的知识服务于辖区百姓。

感谢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教育局      联系人:李文祥

联系电话:0576-89201890     邮  编:318050

 

台州市路桥区教育局

 2022年6月13日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