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活干
月月有钱赚
路桥区委书记潘崇敏:
路北街道畅通村企双向合作,促进村民增收、企业增益,将工坊打造成“富民之坊”“惠企之坊”。
在台州人力资源产业园的慧才人力资源共富工坊内,接打电话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今年9月去读大学,在这里做信息员可以赚点生活费,也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准大学生小林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开心的同时也有点担忧,助学贷款虽然解决了学费,但生活费还没着落。路北街道知道后推荐她到慧才的共富工坊,让她9月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上学。
目前,工坊惠及面的规模还在扩大,预计全年带动200多人次,进行再就业帮扶,努力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益的互惠格局。
在路北街道
这样的共富工坊还有4家
▼
➭ 洋叶农贸市场:通过改造菜场外围集中提供10余个免费工坊摊位,扩增“农贸市场”共富工坊点,吸纳周边更多低收入农户实现自产自销,预计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 ➭ 鸿基灯饰:一年有100万元左右业务量用于低收入农户工作; ➭ 奥多丰制衣厂:开辟了150平方米的工坊加工间,带动20人常年就业,每人每天收入150元; ➭ 荣创电子:常年带动就业20多人,还提供来料外加工,一年40万元业务量用于低收入农户在家工作创收,平均每人每天可收入80-120元左右。
下阶段,路北街道还将增加5家共富工坊,争取让有意愿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小伍份村党群服务中心
蓬街镇共富工坊的区域之一
以文化共富、开展培训为主
“就像是打开了新大门。从选材、编织步骤到编织技巧,老师讲得很细很全,能听懂也有用。”村民陆翠英说。以非遗草编为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东西,里头却有大文章,村民在了解相关文化和历史的同时,还可以赚手工费。
“考虑到学员多为镇内的妇女与老人,编织所需的材料与成品皆由专人负责派送与取件,当场结清费用。”蓬街镇副镇长项陈阳说,草编按计件来算,最简单的一般为10元/件,通常45-60分钟即可完成,深受村民欢迎。
为提升培训实效,蓬街镇与浙江凯佩诗雅工贸有限公司沟通联系,建立了专属“微信接单群”。群内学员不仅能向专业老师请教,还能实时接单。
此外蓬街镇“共富工坊”,还有“主阵地”红旗粮仓和浦南农旅体验基地。目前,工坊定向引进了布贴画、印染、草编等市、区级非遗工作室入驻,在为其提供充足场地的基础上,通过开课培训传授村民手作技艺,带动周边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稳定增收。
真达灯饰
横街“共富工坊”点位之一
▼
18岁的王一凡今年刚高考完,是第一次来到真达灯饰做暑假工,比起放假出去玩或者待在家里休息,他更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点零花钱。
“刚开始不熟练,一天也能挣50元钱。”王一凡说,现在熟练了以后,几分钟就能做好一株,一天100元钱不是问题。算算这笔账,暑假3个月时间,王一凡可以赚到近10000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就近就业,发挥“低人力成本+低场地费用”的优势,横街镇实行“工坊带富计划”,鼓励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户建立分坊,形成生产队伍,吸收附近村民共享红利。 目前,横街镇已建成灯饰、印刷产业联盟共富工坊,其中仅灯饰行业有规上企业6家,年产值5.1亿元,相关从业农民近4000人。 转自路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