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399275925/2022-1562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公开日期: 2022-09-29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9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09-29 16:58 访问次数:

答复意见:

梁昭伟、徐江平、罗赛委员:

你们在路桥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第92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推进我区中小企业构建发展新格局,我区全力做优做强中小企业产业生态,在要素保障、融资环境、人才生态、科技服务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

一、发挥小微园区存量空间,支持企业入园发展。

为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我区充分利用“三改一拆”后的低效用地等土地,推动小微园扩量增面。当前,我区已累计建成小微园9家,去年新增永源、万城小微园2家省级认定园区、鸿泰和众创小微园2家市级三星级园区,浙江之恩环保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四星级园区,小微企业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照产业定位入园发展。

当前,我区的小微园在数量和体量上均已呈现较为饱和的状态,且2019年下半年以来,小微园开发模式已由原来企业、村集体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以更好地把控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建设成本、准入标准、租售比例,加大公益性供给,降低企业入园成本,确立小微园准公共属性的定位。

根据台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度,我区正在积极推进开发区概念性总规编制工作,并优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目前,我区已将峰江片区作为开发区集中开发区块,下一步将与各部门、各镇(街道)充分讨论后,尽快完成开发区概念性总规编制,并加快峰江片区土地开发,对于峰江街道原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的土地资源,将由各部门与峰江街道统筹开发利用。

二、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为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我区多措并举开展探索,并取得了系列成果。一是畅通融资渠道,积极打造区域特色“数融通”应用场景,创新引入“双维评价”模型,对科创企业进行全新定义和梳理,可为科技、人才等部门在具体的科技企业评定等环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使科创企业的培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精准性。同时,对科创企业在融资成本、融资环节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分层指导、分类扶持等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加大科创投入的积极性。为企业搭建集融资服务、信用评价、风险评判、信保担保及扶持培育的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数融通”系统新注册企业2148家,接收融资需求522次,总放款金额84446万元,融资获得率86.81%,比期初上升20个百分点,平均融资利率5.35%,比期初下降近2个百分点,新落地人才创业企业10家,新增直接融资3笔,区域营商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线上业务服务,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业务,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如泰隆银行运用金融科技优势,大力宣传金融业务线上办理,通过手机银行、“泰隆网店”等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安全、优质、高效的线上金融服务,客户足不出户即可“逛”银行,助力线上业务简办、快办。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广大返乡自主创业的人才推出专属贷款“返乡人才贷”、“乡情贷”、“新路商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面向在路桥注册营业执照或在路桥创业的在校大学生、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行业专家等返乡创业群体,或属于创业致富典型、农村电商、返乡大学生等范围或行业投向为绿色金融的,均给予信贷专项支持,在额度和利率上给予倾斜,鼓励信用和道义担保,解决人才返乡创业的后顾之忧。2021年,区金融办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路桥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新路商贷”产品,为在路桥创业打拼的 “新路桥人”量身定制适宜的信贷产品,合理满足其融资需求、解决担保难题。

三是积极引进各类基金,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目前正在谋划设立基金小镇,期望通过金融资源的导入和集聚,服务我区大量创新型中小科技型初创企业,以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台州市已出台《关于台州基金创新园区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1617号),明确在路桥区注册投资类企业适用该政策,且政策扶持力度已经较大。在路桥区设立的各类投资基金产生的地方贡献90%予以补贴。

三、完善人才引进制度,打造人才优良生态。

围绕人才生态的营造,我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优化政策保障。全面贯彻落实人才新政2.0,研究出台《路桥人才政策新十条》10个实施细则。加大人才经费投入,简化政策兑付流程,在全市率先启用快速启动资金,区级财力全年共兑现各类科技人才政策6219.63万元,其中高层人才创业扶持快速启动资金1660万元。二是优化运行机制。深入贯彻书记领办人才项目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等机制,区委书记带头领办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建设项目,亲自研究论证规划设计,专程赴深圳、武汉等地实地对接顶尖人才和机构,成功引进陈十一院士团队,并与周祖德院士、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等人才团队和高端机构入驻生态圈达成合作协议。及时调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例会,年终开展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镇(街道)书记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三是优化服务水平。深化区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区委书记带头联系服务人才,及时掌握并解决人才诉求。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探索数字金融赋能初创期科技企业改革、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精准供地机制。持续完善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在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首聚地打造集成果展示、人才服务、教育培训、休闲洽谈等为一体的区级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依托飞龙湖6号小区成功打造功能齐全的人才活动中心和88套共计20000㎡“拎包入住”式精品人才公寓,全力保障各类人才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四、整合科技平台资源,优化创新服务生态。

一是集聚科技创新要素。高标准推动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建设。积极开展高能级创新要素对接合作,吸引国内外一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入驻,目前已引进陈十一院士在内的高端人才项目7。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省级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为契机,加快推进路桥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和扩容提质,提升平台承载能级,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力争2022年批准列入创建名单。做大做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重点加快推进路桥区机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二期建设,积极创建智能卫浴、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力争新增2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二是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优化服务功能。机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累计引进中介服务机构55家,为企业提供从创意设计到规模生产全生命周期服务,2021年服务企业600余家次。优化数字服务集聚生态。建成投运工业4.0中心,综合集成生态构建、技能培训、金融赋能等多重功能,形成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体系,服务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已汇聚10位海内外院士、43位高端以上人才团队,入驻奕点、美林数据等7家企业。深化企业培训服务。依托路桥工业4.0中心,建设企业管理创新等培训的服务基地,丰富企业培育内容和载体,立足于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强化企业各层级人才素质。

五、创新企业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为缓解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我区出台贷款贴息、风险投资、保费补贴、担保征信及风险补偿等财政扶持政策进一步提企业融资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体验。截至目前,我区开发的“数融通”应用系统为106家初创期科技企业授信2.78亿元,平均融资利率5.35%,比期初下降近2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和支持在路桥科研院所面向区内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支持风险投资机构为路桥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服务。依托路桥科技大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健全科技计划体系。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责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不断增强区域持续创新能力。

感谢你对我区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张婷婷

联系电话:82518011                编:318050

 

 

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530     


信息来源: 区经信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