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同体”是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的学校发展模式,是教育领域“先富带后富”的生动实践。作为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为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路桥区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共体建设模式,大力开展“互联网 +义务教育”实践,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当前路桥区《区域教育共同体教学提升应用》获2022年全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共8个案例入选全省城乡教育共同体案例。
一、打出“提质拳”软硬兼施实现强支撑
一是加大信息化设备投入。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统筹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厚植教育信息化土壤。 截至目前,“互联网+义务教育”设备投入逾 1220 万元,新增“同 步课堂”设备 24 套、改造 17 套;38 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启动智慧 校园建设;3000 多名教师和近5万名学生均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二是配强信息化教学队伍。积极发挥信息化教学名师示范、 辐射和指导作用,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一定数量的骨干教 师结成共同体,打造高层次信息化教学团队。同时,成立区级“之江汇”应用讲师团,组织团队成员到乡村、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和送培送教活动,提升全区教育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截至目前,该区已有18名教师在省、部级精品教学空间评比、精品网络同步课程评比等获奖,8 个案例入选省城乡教育共同体案例。
二、打出“扩面拳”内外结合落实全覆盖
一是覆盖区内。以优质均衡发展为总目标,梳理出具有帮扶 能力的城区学校以及需要帮扶的乡村学校,着力推动城乡义务教 育一体化发展。2019 年,完成38所区内学校同步课堂教室建设;2020年,实施“互联网+义务教育”改革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项目,被确定为省“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2021 年,推进10对20所学校进行“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建设;2022年, 推进18对38所区内学校进行“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建设,覆盖率达 100%,基本实现教学资源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二是延伸区外。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2022 年,该区与台州市天台县开展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帮扶工作,路桥二中、路北小学等5所支援校与天台县螺溪中学、白鹤镇二小等 5 所受援校组成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投资 近 20 万用于天台县学校录播教室教学设备建设,远程专递科学 微实验、工艺美术、语数英等学科课程,共促乡村教育振兴。截 至目前,15对60名教师开展师徒结对,设立名师工作室12个,安排异地跟岗教师5人、支教教师15人,分享线上拓展课程5门50节,完成同步课堂102节、集体教研72次。
三、打出“增效拳”上下联动服务全天候
一是整合线上资源。整合现有网络基础及技术装备资源,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发挥名校学科数字资源基地、名师网络工作室等网络空间作用,共享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此外, 依托网络运营商,着手建设物理实体和虚拟构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城域网,建设城域优质资源库,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线上征集、 共享工作。截至目前,已开设网络同步课程 70 余门,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燕红推出“名师金课”,网络同步课程开课率、 报名学生数、报名率、本区域课程全省选课人数均居全市第一。
二是盘活线下资源。路桥区教育局、辖区各学校均建立“一 把手”负责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组织人员、政策制度、考核指标、经费等相关保障机制,在充分整合盘活线下教育资源,发掘教育人才潜在能量,在优化乡村特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全力推动线下和线上教育资源的融合、交流,确保城乡学生全天候享 受优质教育资源。如该区大力扶持最为偏远的黄琅学校利用信息化平台获取海量教学资源,其独具海岛特色的多媒体教学研究、 创新甚至走在全区前列,有效逆转地理位置、师资劣势,成为乡村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融合的样板。
四、打出“创新拳”教研互融拓展全视角
一是实施城乡同步课堂。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画面、音效, 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同时,鼓励优质学校授课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城乡同步上课,如专递课堂、微课辅导、翻转课堂 等新型教学模式,使结对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 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截至目前, 累计开展城乡同步课堂 1110 次,参与师生达49950人次。
二是推动教师网络研修。根据学生差异设置分层试题,采用在线测试或者网络联合阅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检测结果进行 精准分析,科学诊断,自动生成学生和班级学情分析报告。结对学校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多次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教师网络研修270次,参与教师达54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