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36873592R/2023-15916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公开日期: 2023-06-25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七届二次党代会第5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3-06-25 16:31 访问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路桥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依托,通过统筹总揽推进,研究部署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了一连串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然形势严峻,在实践中仍有不少难点痛点堵点。2022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白皮书》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上升,未成年人犯罪有所抬头,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55379人,受理审查起诉73998人,较2017年分别上升30.6%、24.2%。2022年我区查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同比2021年上升37%,其中有20%左右涉案人员存在2次以上违法犯罪前科,未成年人保护整体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体系和机制不够健全,相关部门在信息互通、资源整合、整体协同上还存在不足。

2. 相关部门在兜底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针对特需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心理卫生、情感需求关护存在着一定漏洞,容易催生失管、涉罪未成年人。

3.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帮教体系不够完善,领域力量储备有缺口,教育矫治工作“后劲不足”,在预防二次违法犯罪方面收效不够明显。

4. 涉未重点单位如宾馆、学校、教培机构、医院的工作人员未保意识淡薄,履行强制报告义务不到位。

5. 未保工作阵地建设投入不足,整体发展不平衡,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较少,许多乡镇未成年人生活枯燥单调。

二、联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建议

1. 建立建强未成年人保护部门联动机制。打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整合政法委、公检法司、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涉未部门资源,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基层治理四平台数据,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负责、全社会参与”的未保工作体系。

2. 建立健全违法犯罪预防、联动矫正、闭环帮教等工作机制。公检法司、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充分发挥考察评估、关护帮教、监督引导作用,通过对帮教未成年人分级分类匹配帮教资源,增加社会关爱,做好跟踪帮教、动态评估、重获新生的教育矫治“后半篇”文章,构建人性化有温度、精准化有力度、科学化有尺度的帮教体系,并在浙政钉端对部门帮教履职情况进行全流程记录,确保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全程可追溯,部门履职责任全闭环。

3. 加强家庭教育、法制宣传。加快推进帮教领域力量建设,由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教育等部门协同,下村居、进家庭开展亲职教育、宣传指导活动,引导家长与子女正确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杜绝放任不管或无原则溺爱等不良教育方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由公检法司联合教育部门定期向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教育广大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明辨是非,提高自身预防违法犯罪能力。

4. 宣贯告知涉未单位、从业人员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对未履行报告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的法律责任。

5. 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建优建强工作阵地,向未成年人提供文化知识课堂、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咨询等多样化服务项目。

答复意见:

柯伟力、余贝、沈杰、赵玲娟、缪丹丹、陈永国、南卫东、陈平、宋志虎、姚敏等10位代表:

你们在路桥区七届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联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提案》(第58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答复如下:

路桥区现有常住人口数62.9万人,未成年人10.9万人,占比为17.48%。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以“两法”为依据,成立区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明确未保工作规则,积极构建并紧紧依托“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四维融合”全链式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下降,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获评“全国首批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首发全国首部强制亲职教育白皮书,承办全省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会,未成年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德育和法育相融合,强化未成年人思想建设。1.抓好法治教育。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力度,通过“臻情护航 德法同行”系列教育活动、“动漫+法治”巡回讲座、律师宣讲团进学校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推进法治副校长进学校全覆盖,提前干预在校学生不良行为,出台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帮扶办法,探索规范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工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帮扶工作提供路桥模板。2.抓好品德教育。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垦荒精神”等优秀文化资源,结合“诚信高地、德润路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将大陈岛垦荒精神纳入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广泛开展“垦荒精神立心”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构建“校外+校内”德育链条,以体验和感悟为核心,打造研学路线,举办“红领巾起立路桥”“探秘春日长街 寻踪非遗文化”等特色争章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向上向善。选拔思政教师组建“春天宣讲团”开展菜单式宣讲,并指导组建全市首支青少年宣讲团——路桥区“星火少年宣讲团”。3.抓好心理干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立德树人工作内容,完善心理健康咨询室硬件设施建设,配齐配优心理辅导教师。目前已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室42个,未成年人校外实践活动基地3个,心理健康C证及以上持证率达到85%以上,大大提升了全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能力。

二、家庭和社会相融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1.筑牢家庭保护防线。着眼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在全省首发县级政府贯彻《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细则,纵向建立规范化、全覆盖、高质量的区、镇、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横向建立学校、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结对共育服务体系,引导督促家长认真履行家庭成员监护职责,积极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2.开展强制亲职教育。针对家庭教育缺失或教育不当的监护人,建立《路桥区亲职教育“1+X”协同联动体系》,开展强制家庭教育,帮助提升监护人教育能力和信心,修复亲子和家庭关系,该项工作在全市发文推广。目前累计为115户未成年人家庭提供“亲职教育”服务,帮助修复亲子关系46对。此外,在全国首发强制亲职教育白皮书,做到亲职教育的标准化、多元化、协同化、全程化和数字化。3.实施源头治理“九大行动”。制定下发《路桥区深化“益童护”特殊需求未成年人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源头治理“九大行动”,始终保持对涉未成年人安全的高压严打态势,坚决整治行业乱象,重拳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营造未成年人成长良好的社会环境。4.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与学校签订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书,建立完善“学校—班主任—家长”一条线的“控辍保学”责任制,特别是聚焦重点环节,加大对因学习困难、外出打工、早婚早育、信教而辍学的重点人群的劝返复学力度。同时,由恒勃技工学校进行兜底,对初中毕业后未能进入职高、普高的学生做到能收尽收,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有入学的权利,最大程度减少辍学现象。

三、关爱和帮扶相融合,优化重点未成年人群体服务管理。1.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出台《路桥区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全量归集基础数据,通过初步调查、核实、研判,对于符合强制报告情形的,由相关部门强制上报,实现全区特需未成年人名单数据归集与共享。出台《路桥区教职工入职查询办法》,促进学校安全建设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完善体系精准帮扶。去年以来,我区探索帮扶转化工作标准,从特需未成年人分类分级、帮扶团队组建、帮扶转化工作流程、转化成效评估标准等方面,制定出台《“十类”特需未成年人帮扶转化工作指南》,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性标准、实施准则和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今年准备申报市级标准。比如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积极落实“特殊保护”政策,进行精准帮教,共开展个案辅导3700余人次,帮教800余名“迷途”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3.履职晾晒精密智控。积极建设“益童护”特需未成年人一体化关护应用场景,创新智能感知的预警模式,重塑全链覆盖的关护流程,形成特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规范体系,实现有人管、有人帮、有人爱。去年该数字化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民政数字化改革第二批优秀应用。

四、预防和矫正相融合,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1.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我区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作为社会治理的“未来工程”来抓,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首创“党委政府主导、检察机关推动、职能部门联合、专业组织参与、社会力量协同”的少年司法一体化社会观护机制,对同一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法律监督、犯罪预防、法治帮教等工作“一办到底”,全面帮助特殊未成年人重新融入家庭社会。2.制定个性化“法治套餐”。建立“全程观护、人格甄别、亲职教育、临界预防”四项机制,全程落实专人跟踪,制定个性化“法治套餐”,实现罪错未成年人审前科学分流和刑罚个别化处遇,做到精准挽救,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再犯风险。3.织密一体化观护“法网”。通过深化外来人员帮教基地、“爱·倾听”权益保护工作室、犯罪预防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实现超前预防、临界预防、矫正预防“全方位预防一体化”。目前,个案辅导与访谈933人次,外来未成年人再犯率从9.3%降至1.9%,相关工作获全国荣誉5项,省市级荣誉20余项。

感谢你们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民政局   联系人:江国英

联系电话:0576-82550193  邮  编:318050

台州市路桥区民政局

2023年5月31日

信息来源: 路桥区政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