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2〕67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台政办发〔2022〕4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有关要求,经区政府同意,对推动全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原则,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强化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和公益属性,紧扣共同富裕使命,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体系。
(二)发展目标。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优化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效能,到2025年,我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为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1.强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搭建。实施全区公立医院“升等晋级”行动,加强与省、市级医疗资源对接,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区中医院迁建(二期)、区二院迁建(二期)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全区公立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每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7.5张。加快推进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每年完成5-6家政府办村卫生室的新(改、扩)建,规范村卫生室管理,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继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改革,完善牵头医院主要负责人权力运行机制,实质性推进资源重组、体系重构和制度重塑。到2025年,全区基层就诊率达到68%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各镇<街道>)
2.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质控管理,各医疗机构建立全员参与的医疗质控网络,明确各级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组建质量控制专家小组,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面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强化合理用药管理。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应用,提升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推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分类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控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
3.深化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推进“健康大脑+”多跨场景应用,迭代升级看病就医“一件事”场景,高水平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贯通“浙里急救”“浙医互认”和“出生一件事”等便民利民应用。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推广多学科诊疗、无痛诊疗、整体护理等新型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质量,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检验检查互认系统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医保局、区大数据发展中心)
(二)开展科学全面的医疗技术能力提升计划。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扶持。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选择高发病率、高群众需求、技术基础扎实的专科进行重点扶持,打造特色明显、错位发展的重点专科群。推进传染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临床专科建设。加快提升医疗机构感染科、发热门诊(诊室)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到2025年,完成路桥区5G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得到提升。加强“两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建设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到2025年,建成区域慢病防治管理体系,强化分级诊疗工作,提升区域慢病防治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医保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局)
2.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职能,加强中医药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不断加大力度,同时合理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区域内医疗机构中医药事业发展,主要用于中医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治未病等工作。到2025年,100%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6类以上的中医非药物疗法,9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至少15%的中医馆建成旗舰中医馆,各镇(街道)1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阁,打造中医馆的“村(街道)版”。(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财政局)
3.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用足用好“藏亲图”“寻亲图”“攀亲图”三张人才地图,落实重点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类别与引才奖补标准。加大卫生人才招引力度,加强人员编制保障,通过公开招聘、校园招聘、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扩充卫技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创新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加强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加强领导班子素质能力培训提升,储备一批懂运营、懂信息化、懂经济的管理人才。提升医护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一支工作严谨、技术精湛、为民服务的医疗队伍。到2025年,基本建成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编办)
(三)提升现代理念的医院运营管理效能。
1.营造健康和谐医院氛围。健全医院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以流程再造为指导,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感受、人文环境,满足就医需求,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建设老年友善医院。实施医务人员关心关爱行动,落实工作生活保障、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职业荣誉激励等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实施安检,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流程,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典型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
2.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常态化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加强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实行公立医院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定期公开医院财务信息。健全内部审计,加强成本核算,完善授权审批、预算编制、资产管理、会计核算、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等内控制度建设。单独设置运营管理部门,或者具有牵头负责运营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积极推行运营助理员、价格协管员制度等,强化对临床、医技等业务科室运营指导。(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3.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推进绩效考核在医共体分院的推行。创新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完善激励奖惩挂钩机制,引导医务人员重医德、重技术、重能力。(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人力社保局)
(四)推进惠民便民的“三医联动”改革深度。
1.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启动价格调整工作。在价格调整总量范围内,突出重点、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到2025年,力争路桥区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区医保局、区卫健局)
2.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协同机制,合理统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报销比例。完善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下的按病种(病组)、按床日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逐步提升医保基金支出占比,落实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医保支付政策。(责任单位:区医保局、区卫健局)
3.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院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确定区级公立医院薪酬水平。鼓励实施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到2025年,三家公立医共体在收支平衡前提下,力争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5%左右。(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卫健局)
(五)强化党建引领的治理能力提升。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实施公立医院“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工程,推进清廉医院建设五年行动。(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2.推进清廉医院建设。落实清廉医院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建立完善公立医院清廉建设指数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到2025年,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进一步遏制,清廉行医的良好风气更加浓厚,清廉建设指数逐年提升。(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3.强化公立医院综合监管。落实医疗卫生全行业、全要素、全流程综合协同监管,建立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制。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建立公立医院依法执业管理体系和“一承诺三制度”(依法执业承诺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制度、提醒告诫制度、依法执业述职制度)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医疗行业医保自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医保局、区市场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承担建设发展高质量公立医院的主体责任,统筹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区卫健局牵头有关部门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做好典型经验挖掘、总结、提炼。三家区级公立医院制定医院建设发展计划,加强资源配置,明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具体举措。
(二)加强部门协同。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区卫健局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公立医院的各类资源配置。区委编办加强医共体机构编制保障。区财政局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发挥财政投入引导和激励作用。区医保局完善医保支付和价格政策,落实医疗机构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比例和起付标准。区人力社保局加大基层卫生人才的定向培养和扶持力度。区发改局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三)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以重大医改政策落实情况、县域就诊率和群众满意度等重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为核心的考核评估机制,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纳入健康浙江、综合医改考核与绩效评价范围,并与相关项目财政补助挂钩。鼓励医院大胆探索,形成更多有原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