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3/2024-1585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路桥区府办 | 公开日期: | 2024-01-12 |
有效性 | 文件编号 |
路桥区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路桥区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
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路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政务公开水平为重点,始终坚持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规模和频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政府工作的阳光化、规范化和便民化。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对标“三字真经”实现两化目录零漏项
一是对标“理”。2023年路桥区政府根据《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一本账”》及浙江省政务公开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重新梳理政务公开“法定公开目录”及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针对原先已经梳理的公开目录和标准目录进行细化优化,为专题优化理清清单创造前提。如: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原先标准目录中分得很细,在呈现专题时就显得内容庞杂,不仅增加了部门信息发布的难度,也大量增加了信息发布的工作量。因此,在更新梳理目录时,对各类目录清单进行了整合,不但使单个栏目信息量增多,而且减轻了部门工作压力。通过逐条的对标对表,今年路桥区新增了“水利”领域公开标准目录,修订了旅游、新闻出版版权、自然资源、户籍管理等目录。二是对标“建”。今年以来,在2019年建好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目录基础上,对专题内容进行更新优化构建,更彰显了政务公开的“路桥味”如在梳理保障性住房栏目时,国务院、省里的标准目录对此分类比较细,然后路桥实际情况没有保障性住房的内容,前期均以情况说明代替实际内容发布,不仅没有实际的内容公开性,也不符合政务公开的要求。因此,我区就此专题进行了优化,整合了内容,确保信息质量,不以“情况说明”占据专题主要板块。三是对标“现”。针对基层两化标准目录之外的重点领域及“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我区按照基层两化标准目录的要求,专门抽调部门、镇(街道)精干力量组建工作组,对我区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栏目中内容进行重构,按照基层两化的要求进行架构,在31个重点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10个重点领域,以专题式、表格化呈现,让网站页面更加简洁明了,让政务公开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增加群众的信息获取体验感。
(二)迭代“三张清单”,实现重点信息公开零盲区
一是完善“流程清单”,推动工作“可视化”。出台全国首部《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建设工作规范》,编制“三级”合法性审查清单41项,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开规范化水平。推进政务公开便捷化、可视化。二是完善“公开清单”,推动重点信息公开规范化。重大决策方面。印发《关于公布路桥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通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公布等法定程序,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8项,逐一明确承办单位、法律政策依据、履行程序要求以及完成时限。营商环境方面。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多维度优化“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由区经信局、行政服务中心牵头,依托“1187”政策体系,设置政策速递、“1187”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助企专题、办事直达、浙里办“1187”亲清诉求直通平台、咨询评议6大栏目,从企业需求出发,畅通问题解决渠道、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执行方面。在原有的民生实事专题之外新设置了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专题,开设政策速递、弱有众扶、住有宜居、老有康养、医有良医、劳有所得、学有优教、幼有善育栏目,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可及和优质共享。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方面。开设公共企事业栏目专题,设置政策文件、水电气、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学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单位、区属国有企业8个栏目。三是完善“保障清单”,推动制度“精细化”。为推动行政决策从起草到公开全流程可溯、全过程可控,我区率先出台《台州市路桥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办法》等15项合法性审查配套制度,系统制定《路桥区“政府网站找错”答复机制》《路桥区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等17项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了精细化程度更高、可操作性更强的决策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三)汇聚“三组合力”,实现依申请公开零纠错
一是府院联动,变“我办”为“同办”。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争议案件定期会商机制,每年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府院联席会议的重要议程,主要领导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汇报,研判工作风险。针对重点、难点案件,区法院、区政府不定期召开重点案件会商会,通过多方联动、研判分析,强化案件败诉预警,推动行政争议源头实质性化解。今年以来,共召开府院联席会议1次,召开重点案件会商会8次,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案件行政争议发生率、纠错率“双零”。二是区镇促动,变“我会”为“都会”。为提升依申请公开工作的答复水平和答复质量,自2019年起,每年制定出台依申请公开的答复规范指引或典型案例,真正实现了“我会办案”,到“大家都会办案”,大大降低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败诉率。今年,我区编制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指引》,回答了“怎么办案”的问题。三是政民互动,变“我评”为“他评”。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坚持以评议为载体,以互动为目的,在政务公开领域创新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今年,发布《路桥区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计划》,组织3次社会评议会,组织政务公开惠企惠民政策“五进”活动4场,在政务公开线下专区全年常态化开展满意度测评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构建“三大体系”,实现法律审核零死角
一是多层审核,优化“专员组织”体系。立足“审查标准不统一、审查力量薄弱、应审未审”等制约合法性审查、政务公开内容审查的堵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区、镇、村三级全覆盖的合法性审查,深化“三审三校”机制,确保公开内容准确、高效、安全。二是多级贯通,深化“法律顾问”体系。着力打造区、镇、村三级贯通的法律顾问体系,组织102名执业律师和33名基层法律工作者与区级机关、镇(街道)和村(居、社区)结对,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区政务公开事务中心落实政务公开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以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为主,公职律师审查为辅,对依申请公开、主动公开、政务新媒体等工作全流程开展合法性审查,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风险可控。三是多方参与,强化“政务智库”体系。组建区政府政务公开顾问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评议员、企业家、媒体记者等人员加入,顾问团聘期为五年,邀请参与政务公开案卷评议、社会评议、惠企惠民政策“五进”活动等,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路桥区政务公开智库体系。
(五)深耕“三大平台”实现政民互动零阻碍
一是加强门户网站建设。根据政府信息公开需要,完善区长热线、领导信箱,民呼我为、意见征集等栏目,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增进政民交流互动。切实增强政务公开主动性,及时准确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告机制,积极稳妥做好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相关信息的主动公开和舆情引导。二是规范政务新媒体管理。严格落实路桥区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规范清理政务新媒体账号,去弱存强,不断发挥政务新媒体发表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区政务新媒体得分平均在80分以上。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不断提高政策解读发布的质量,丰富解读的形式,发挥“两微一端”的信息推送支持,扩宽政务公开的展现形式,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助力政务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二是进一步丰富信息公开内容,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转载新闻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进行主动回应,努力实现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三是召开依申请公开沙龙。宣传探讨依申请公开相关政策,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进一步规范申请公开办事指南、程序、时限、归档要求及文书样式,完善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处理流程图。确保在20个工作日内准确、高效为申请人答复。
四是加强素材积累,汇编近三年政务公开案例集,出台《关于委托办理征地批复类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