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04MB1876813U/2024-1640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公开日期: | 2024-10-29 |
有效性 | 文件编号 |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抓好粮油供给保障。进一步夯实政策资金支持,油菜补贴标准提高90元/亩,增加统防统治奖补政策。落实全区25.6万公斤早稻、3.1万公斤晚稻种子供应,上半年完成粮食(春粮、早稻)播种面积5.6万亩,粮食(春粮)产量80万斤。4月底完成撂荒耕地整治,复耕复种301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600亩。推进省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2、盯牢“菜篮子”产品供应。截至6月底,生猪存栏0.57万头,累计出栏0.248万头;家禽存栏14.69万羽,累计出栏13.69万羽;水产品总产量7247吨。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行动,增殖日本对虾2200万尾、三疣梭子蟹180万只、曼氏无针乌贼135 万粒。
3、打造乡村人人才队伍。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探索“融资+融智”模式,与路桥农商银行合作举办“新农人”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暨“商都农汇 四季百晓”党建联建活动,设立全市首个“新农人”驿站。开设农村电商、果树种植技术、乡村传统手工艺等培训班,培训农民4.56万人次、“新农人”农村实用人才732人,农民大学生、村干部学历提升149人,农创客94人。举办“西瓜产业铺富路 农事竞技话和美”暨“新农人”比赛活动。我区获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4名、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1个。
4、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谋划2024年度农业农村项目48个,总投资14.418亿元,白沙数字渔耕融合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黄礁海洋生态养殖休闲项目签订框架协议。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15个项目开工建设。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成,新增贮藏保鲜能力3.11万m3。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新突破,甜瓜种植保险纳入省级特色险种,农业机械列入地方性特色险种。列入省级家庭农场整体提升区创建,争取省级资金270万元。
5、立足“村村百万”全面巩固提升。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村村百万”共富先行工作,18个“村村百万”工作重点村落实“一村一策”,建立区领导、国企、镇街道主要领导结对帮扶机制。截至6月底,总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58.52%,经营性收入7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61.36%,均为全市第一。全力推进村级债务风险持续下降,截至6月底,全区债务总额降至3.23亿元,降幅44.78%;负债村数降至67个,降幅31.63%;个人借款置换1.76亿元,全部完成;债务收入比10倍以上的村数降至1个,全市最少。
6、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持续推进水系整治,打造亲水节点6个;梳理水域遥感问题图斑37处,全部完成清理整改。积极推进河湖“清四乱”,清理各类网具80多只、网桩110多根。8个水土保持“未批先建”项目全部整改完成。11条设立区级河长的河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完成编制。
7、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达97.16%;吉顺果蔬专业合作社农作物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项目通过验收。制定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运维管理制度,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8、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路桥区兽医卫生数字化应用整体升级为省级应用。“畜禽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完成初验。打造“田灌家”数字化改革平台,建立全域感知体系,实现灌区“七大场景一站通办”。2024年4个农业“双强行动”项目已完成投资额1212万元,投资进度72.8%。全区开展农机服务3.8万亩次,水稻育秧能力新增1.8万亩。加快“浙农码”推广应用,上半年度累计增加浙农码赋码用码量达19.6万人次。
9、聚焦低收入农户多措并举帮扶。实施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雨露计划”,今年共补助33人,发放补助资金99000元。积极发挥镇街扶贫救助基金作用,已累计使用基金17.11万元,帮扶167人次。截至6月底,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90.27%。
10、锚定共富目标全力以赴前进。全区已建成“共富工坊”119家,其中今年新建成13家;吸纳就业人员4278人,包括低收入农户301人,累计产值16899万元,累计发放工资超5873万元。建立共富工坊运营师人才库。
11、提速重大工程建设。上半年完成水利全口径投资9906万元。金清渔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完工验收,海滨渔港护岸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强化水利工程“三化”改革及标准化建设,水利工程物业率达97%,产权化率达88.6%,数字化率达100%。积极筹备台州中部渔港经济区金清渔港建设项目申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预计总投资4.7亿元,申请超长期国债1.88亿元,已通过区长办公会议同意实施。黄礁外侧1500亩海域大黄鱼养殖项目完成养殖规划方案评审;白沙南美白对虾养殖加工项目初步完成建设,第一批南美白对虾苗种已经放养;海之梦水产加工基地完成建设。
12、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大检查,检查点位96处,查出隐患2处,均已完成整改。汛期内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水情简报每日一报,台汛期加密报送,发布简报65期。提前完成7个遥测终端升级改造(时效性提升)任务,为全市首批完成任务的县市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全力稳固农业基本盘。抓好早稻收获指导服务,做好单季稻田间管理,验收早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完成2个水稻育秧中心项目立项,完成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展示基地建设1家以上。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4850亩并上图入库。建成省级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1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7%以上。实现1家养殖场获得部级“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达标场”标识。
2、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12条帮富政策落地,促进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年底实现“村村百万”巩固提升,力争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100%,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75%以上。强化村级债务管理“四项制度”的刚性约束,实现全区村级债务风险持续下降,力争十甲陈村和云湖村2024年底前销号。深入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电子)全区试点工作。
3、全面深化和美共建。深入推进精品村、精品线路创建,计划建成省级未来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启动3个区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同时将“商都乡韵”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延伸至横街镇和蓬街镇。以未来乡村为重点,建设2家乡村数智生活馆。新创建清廉村居17个,全区70%的行政村达到清廉村居标准。
4、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展“三提三富”行动,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30家。依托“台州和合城市生活馆”APP,全面布局“WO家有田”共富工坊直营店、体验店、数字履约店,到年底每个镇(街道)至少打造1家直营店。积极申报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试点,成立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新建区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10家,建成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47家。
5、加快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商都农汇”农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实现电商销售额2亿以上。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8亿元。继续做好农业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有4个以上项目落地。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支撑集成创新示范项目年底前通过省财政厅验收。
6、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争取中央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完成畜禽产品全程追溯体系项目的建设。加快“浙农码”应用推广,完成全年日均浙农码赋码用码量5500次。加快集1+9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计划8月完成建设并投入生产。
7、有力有序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青龙浦工程建设堵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在继续推进分期报批、设计变更和用海审批的同时,争取项目早日复工。加速黄礁涂垦地造田工程进度;启动实施台州中部渔港经济区金清渔港建设项目;台州市路桥区金清渔港护岸工程(白沙外堤海塘安澜工程)争取年底前完成初设批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