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MB1876813U/2024-1644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公开日期: 2024-12-02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台州市路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关于区七届三次党代会第2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12-02 10:23 访问次数:

答复意见:

孙晓春、林正云、徐正国、陈艳群、丁杨军、何柔遐、陈华富、胡婷婷、潘荷春、林瑶等10位代表

你们在路桥区七届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完善“未来乡村”建设配套政策的提案》(第21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未来乡村建设是我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更是实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省政府部署实施未来乡村建设,明确到2025年全省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我区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村庄发展需求,在充分结合各村和片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系统谋划了分水片区、水滨村、华章村、天赐湖村、小伍份村、洪洋村、蒋僧桥村等7个未来乡村创建单元,编制出台《路桥区未来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完善路桥区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创建的总体规划,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成立未来乡村建设区级工作专班综合组,统筹部署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回路闭环政策体系。

2022年,螺洋街道分水片区和水滨村建成省级未来乡村;2023年,新桥镇华章村和蓬街镇小伍份村建成省级未来乡村,其中华章村获评优秀等次。华章村未来乡村建设以满足村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围绕整村全生活链、产业链服务需求,着力改变村容风貌、引入项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便民惠民,打造L型浙派民居,铺设美丽乡路,实施杆线序化上改下、道路美化白改黑工程,并紧盯“一老一小”建设目标,以“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理念打造未来邻里场景,新建中央厨房,辐射带动新桥镇十余个村社,解决全镇四五百名老人就餐难的问题,同时配备老人休息室、康养中心等,引入嵌入式普惠托育中心,全面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小伍份村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完成美食坊、闲趣坊等170间房屋改造修缮,将原本散乱的农田打造成具有乡间趣味的景观公园,运用雨水花园、智慧农业改造田园灌溉系统,提升生态净化水平,实现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农村电商合作推广,以“红旗粮仓”共富工坊为基础,招引台州市虫二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台州湾新区松果广告策划工作室等团队以及台州壹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凯佩诗雅工贸有限公司等3家非遗传承工作室和2家传统手工艺工作室入驻,进行网络直播、非遗文化和农业技能培训讲座,带动600余名村民就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两个村的建设模式和成果得到了市未来乡村指导组的高度认可。

今年,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6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谋划未来乡村项目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5个,并积极争取将“商都乡韵”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纳入省示范带补助项目,进一步培育地方产业、提升村庄风貌、完善公共服务。其中路南街道洪洋村和峰江街道蒋僧桥村申报建设省级未来乡村,洪洋村计划立足优质的生态本底和多元的人文底蕴,以农耕文化、湿地生态文化为特色,发挥“田园采摘、绿水风情、产业乡情”优势,打造“产村融合,共赴共富”的未来乡村,项目于5月上旬进场施工,目前已完成部分违建拆除、农房立面改造、沿河绿化修复等工程;蒋僧桥村锚定“红色据地 绿美南门”发展思路,以红色文化带动村庄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花卉苗木为主题、绿色产业为核心、商贸文旅为理念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红绿无形资源向有形收益转化,项目于6月开工建设,目前村庄环境整治、绿化补种等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步,我区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部门合力,全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强化部门合力。在部门协同上,充分发挥区村庄整治办的牵头抓总作用,抓好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组织实施,进一步理顺区级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推动各有关单位开展常态化沟通联系,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例如与区卫健局合作在未来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强化公益性、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功能为原则,深入推进新改扩建政府办村级医疗机构项目,同时部署实施区域“心电一张网”建设,通过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推行“基层筛查、总院诊断、急慢分治、闭环管理”的诊疗模式,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与服务下沉。同时加强前期调研,尊重村民意愿,充分协调规划与现状的矛盾,因地制宜设计未来乡村“九大场景”,提升村庄规划编制质量。

二是加大投入保障。加快构建多元化要素保障供给机制,多渠道提升未来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资金的保障能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入,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逐步研究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返利返税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实体和个人参与建设。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思路,以“集中资金、统筹兼顾、示范突破”为原则,把各部门相关项目有目的地倾斜到未来乡村建设中去,明确要求“十百”工程的点定到哪里,包括四好农村路、一事一议、清洁家园、河道整治等建设配套项目要跟到哪里,形成协同作战的局面。同时,我局已在草拟新的未来乡村资金管理办法,计划对合格档次的未来乡村给予一定财政补助,减轻村庄建设负担,提高村庄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健全长效管护。加强对建设村的指导和帮扶,因村制宜对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开展研究讨论。同步融入运营设计理念,转变设计思路,从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角度出发在未来乡村设计环节对各个项目进行优化调整,科学使用建设资金,确保项目投产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积极探索专业团队进驻运营村庄发展,并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村级增收项目,为民间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打开新通道。

四是挖掘文化底蕴。常态化开展艺术展演和推广活动,持续深化“一村一歌”“一村一舞”“一村一赛”“一村一品”“一村一馆”等品牌创建活动。以蒋僧桥“彰红显绿”未来乡村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加快新业态培育工程,鼓励并指导策划“一镇一节”,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搭建美食、会展、音乐、运动等相互融合的文旅体消费平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党建联建优势,挖掘利用好路桥文化、旅游、农业资源禀赋,推进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建设,组织和邀请知名文旅投资公司、运营团队、文创企业、旅游院校等单位,为重点区域乡村旅游就项目规划、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开展公益指导和面对面接洽。

五是坚持产村融合。一方面,推进和美乡村与农民增收互联互动,重点打造桐屿螺洋“田园山水游”、新桥横街“稻香果园游”等精品旅游路线,鼓励群众投资,以闲置农房或农特产品资源入股,兴办农家客栈、乡村酒吧等。同时,持续用力推进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创意农业试点县、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整县试点示范、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建设。鼓励种养殖主体开展绿色农产品申请认证,提升我区优质农产品比率,打响商都农汇区域品牌。另一方面,推进和美乡村与集体经济互助互享,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村村百万”共富先行工作,实行“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并安排国企结对帮扶,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组建强村公司,探索入股分红机制,以共富工坊为载体,推动乡村多产业、多元素跨界融合,确保农户和村集体共享改革红利。

感谢你们对路桥未来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联系人:梁炜

联系电话:82439091                邮  编:318050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