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路北密码”① | 链接多方资源 精准打造“合伙人”共富工坊

发布日期:2024-12-09 10:54 访问次数: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路桥区路北街道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创新思路,建强队伍,搭建平台,联动党员干部、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社区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果。

在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中,路北街道结合各村(社)特色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打造“一社一品”特色服务品牌,在推动社区治理迈向规范化、精细化的同时,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这天上午,路北街道五洋社区党支部书记邵湛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带着“合伙人”协议以及三张需求清单,来到“华医康复”门诊部,与门诊部主任洽谈接下来的社区“合伙人”项目。

“我就是找那些,你们能够提供这些服务的一些企业、个人等等,我们也会根据你们需要,我们社区给予你们哪些的支持。这样双向的话,我们可能合作都会更加轻松和舒服。”路北街道五洋社区党支部书记邵湛雅明确阐述了“合伙人”项目的具体要求。最后,双方达成合作协议。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社区合伙人项目不再停留在口头协议,而是落实到了需求清单。记者了解到,这是五洋社区在今年推进社区“合伙人”项目中的一项突破,建立服务清单与需求清单,让社区了解每个合伙人的需求和资源,为社区提供精准化的服务支持。

“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倾向于实际发挥的作用,所以这样子未来慢慢运行下去的话,真正能够留下来或者真正能够配合得很好的,那将来是我们一直要合作的对象。”邵书记向记者介绍道。

作为五洋社区“合伙人”项目的长期合作对象,华医康复门诊部主任陈天来表示,社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够让他们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并且,通过需求清单的设立,双方都能对接下来的活动作出更好的规划。

“我觉得这样做更好的规划,就是我们在下一年的活动当中,有个目标,给我们一种激励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华医也可以跟社区达到一个双赢、共赢的局面。”

位于新安南街上的金桥集团是五洋社区的另一家“合伙人”。忙完华医“合伙人”对接工作,邵湛雅又来到金桥集团,了解企业需求,介绍服务清单细则,最后,双方顺利达成合作协议。

作为路桥城区村改社区比率最大的区域,路北街道下辖10个社区、6个行政村。为实现全域现代化社区建设目标,街道迭代升级社区服务阵地,并选取路东、五洋、洋洪三个社区为重点单元,先试先行推进现代社区示范性片区建设。其中,五洋社区以社区“合伙人”为平台,打造“邻聚力”社区治理体系。

在“合伙人”项目推广过程中,社工发挥重要纽带作用,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社区抓住这个趋势,创新提出了“社区合伙人”概念,搭建平台、建立机制,使得社区内外原本分散的各种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我们的社工跟网格员,走到小区居民里面,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通过精细化管理达到精准化服务,使社区未来的工作越来越规范有序。”邵书记表示道。

目前,五洋社区已经成功招募16家单位、132家商铺、200余名志愿者。

路北街道的洋洪社区则通过空间共创、服务共享、社区共治三大行动,建设社区志愿服务队,打造“熟人社区”。

在洋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自台州市“艳阳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蔡婉群正在给新一批的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进行志愿服务培训。

“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的志愿服务培训。我们的社区一直以来都开展着各种各样比较丰富的活动,也幸亏有你们这些爱心居民们来到我们的社区,一起参与我们的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做我们的志愿服务。”

洋洪社区党支部书记解晓娜告诉记者,社区的志愿服务队由一批有知识技能、有实践爱心、有阅历经历的居民自发组成。社区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并且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

“通过这些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致力于打造“居民服务居民”的一个治理的服务内循环,构建和谐共融的‘熟人社区’,让社区治理往更和谐、更深入的地方发展。”

从党建引领到多元共治,从精准服务到文化营造,路北街道积极擦亮“一社一品”工作品牌,推动社区治理不断规范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谈到路北街道下阶段社区治理工作新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威表示:“街道将进一步提升社区基础设施供给、激活社区多方资源、嵌入优秀社工团队、优化社区增值服务,奋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北样本。”

来源:望潮客户端

信息来源: 路桥区政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