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聚焦金融纠纷体量大、化解难等痛点,创新“和合金融”治理模式,推进基层金融纠纷多元高效化解。截至4月底,共化解金融纠纷1800余件。
一、聚焦高频需求,创新调解模式
一是关口前移。将法院调解关口移至诉前,在全市率先建立金融“共享法庭”,将诉讼窗口前移至银行,选任17位银行从业人员组成人民调解专家库,随机抽选、交叉委派,在法院授权下开展全天候解纷服务。
二是分类解纷。根据企业不同偿还能力,创设“ABC分类解纷模式”,针对潜在的不同类型贷款风险,为银企提供“以贷还贷”“分期展期”“减免息费”等多元化解纷方案,调解协议由法院备案后延期确认,避免企业进入诉讼名单,减少跟风诉讼和银行抽贷、断贷、压贷。
三是信息共享。打通政府、司法、银行、企业四侧数据壁垒,以金融纠纷全生命周期治理为主轴主线,在全省率先开发“金融解纷码”在线应用,线下打造“和合金融”一件事解纷协同平台,为企业精准体检,为分类处置赋能,构建多跨协同金融治理格局。
二、聚焦高效处置,优化诉讼流程
一是设立专门法庭。成立金融审判庭,配备3名法官,专人专岗审理金融纠纷案件,实行金融案件“一庭式集约化”审理,2023年,金融诉讼服务满意度全市第一。
二是开展合作调解。对诉前调解失败的案件,实行“人民调解员+员额法官”的合作调解模式,由法官主导,以“专家门诊”的形式进行再次调解,实现能调尽调。
三是简化处置方式。批量运用“支付令”程序,简化诉讼流程,短平快处置纠纷,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成本。
三、聚焦高质服务,完善执行机制
一是推行“活封”“活扣”机制。贯彻善意执行理念,通过扣押财产权证、限制转移等方式,允许企业正常生产,减少机械执法、简单执法给企业造成的伤害。
二是建立信用激励制度。设立“纳失宽限期”,对积极申报财产且不存在转移、隐瞒财产等恶意逃债情形的企业,暂缓纳入失信名单,最大限度保护涉诉企业的商业信用。推出“诚信指数证明”,对经评定信用良好的企业,向银行出具诚信指数证明,为企业获得新贷“输血”提供便利。
三是创新“预执废”制度。变执后财产调查为执前调查,经查确无财产的,法院出具不良贷款核销证明,将原本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核销时间压缩至27天以内,大幅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