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排水管网俗称“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如果把城市比作人体,那么给水和排水的管网就像是遍布人体的血管,而传送自来水的给水管网就好比传送养分的动脉,排走污水的排水管网则如同排出废物的静脉。由此可见“城市静脉”——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污水改造,可以提高污水纳管率,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路桥区对雨污水分流、排水管网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排水管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污水纳管率的提升,对建成后管网的运维管理和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出成绩的同时存在污水处理和排水管道运维养护等方面的不足问题:
1.排水管道运维养护机制不健全
截至目前,路桥区内的排水管道运维养护机制大部分未建立,且缺少统一标准和和养护过程中的监控。只建不维护容易使排水管道发生各种管网缺陷问题,对健康运行影响较大,并增加城市内涝、合流制溢流污染风险。
2.市政主干管网尚未进行改造
目前已有“污水零直排”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双提标等工程投入改造施工,但市政主干管网尚未进行改造。其众多主干管网施工年久,因道路沉降、管材老化等原因,存在管道破损、错位、堵塞、渗漏、沉积等问题。管内淤泥厚度较大,严重影响管道过水能力及污水处理效果。经市、区两级单位检测,经过雨污分流改造的小区污水出口污水水质(如BOD、COD、TN、TP)普遍比市政主干管要高,可见市政主干管未改造对污水厂进水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3.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存在淤积等问题
因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当前的排污水量,造成部分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出现高水位运行、淤积等情况。在小区污水分流后并改接到污水管网时,导致主管污水倒灌入小区,加速小区内部污水管网的渗漏并污染地下水水质。另外,由于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后居民雨污分流意识不强,在房屋装修管道改造过程出现私自乱接情况(因图方便就近接入,将污水及废水直接接入雨水管道),从而影响水质。
为加快建设路桥区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水管道运维养护,特提出一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排水管道设施运维管理机制
实行排水管道设施运维管理全覆盖,同时注重三分建,七分养,摒弃目前“重建设、轻运维”的状态,形成科学、系统、周期性的机制,加大后期管网的运维。由区里牵头,安排统一单位定期运维,对于一二级污水管网统一区级层面运维,雨水管网及三级管网形成区镇联动,固定的出资比例统一运维。
二、加大对破损及缺陷区块的管网改造投入
加强市政主干管的排查与探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特别是可能存在的雨污主干网的大混接,对破损及缺陷区块的管网改造加大投入。建议加快实施路桥区西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从而增加路北、桐屿、螺洋等街道的污水处理能力。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确保“污水入厂、清流入河”确保市政主管的安全高效运行。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污水的危害性,让企业和社会各方都了解污水整治的重要性。同时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排放污水者进行严格处罚。
答复意见:
王宇委员:
您在路桥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路桥区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水管道运维养护的建议》(第144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健全排水管道设施运维管理机制方面。我局已出台路政办发〔2020〕30号《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路桥区城镇污水管网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文件中第四条明确了区污水公司负责路桥区域内权属一二级污水管网设施的日常巡查、运行维护及维修改造。各镇(街道)及指挥部等建设单位负责各自区域内污水管网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三级污水管网设施)的日巡查、运行维护及维修改造。目前区污水公司每年投资约300万元用于一二级污水管网的运维养护,各镇街道每年各自投资约200万元用于各自范围内雨污水管网的运维养护。
二、加大对破损及缺陷区块的管网改造投入方面。我局已完成《路桥区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实施方案(2023-2027)》编制工作并组织各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召开方案评审会,根据评审会意见进行方案修改后进行方案定稿。目前我局根据实施方案对污水1号泵站周边雨污水管网进行试点排查,计划6月底前完成排查工作,7月底前完成管网修复改造工作;后期将根据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管网排查改造投入。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方面。我局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线下宣传活动,并通过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污水的危害性,让企业和社会各方都了解污水整治的重要性。同时组织专业班组每年对200家排水户进行排水证批后监管检查,100家排水户进行水质抽检,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排放污水者进行严格处罚。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联系人:陈学杰
联系电话:15057230000 邮 编:318050
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