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活跃市场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路桥区作为台州市的重要经济板块,拥有众多具有特色的民营企业和产业集群,具有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在路桥经济版图中,民营企业一度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95%以上的GDP,贡献了97%以上的税收。民营经济作为路桥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地方税收的增加,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以及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路桥区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路桥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必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为此,建议:
一、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大对台州市国际科学家创业基地的投资力度,提高完成率,确保基地建设的高效推进。优化路桥绿色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提升园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吸引力。
2、培育创新主体
梳理路桥区各个产业现状,凝练关键技术和攻关方向,形成明确的攻关榜单。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尖兵”“领雁”重大科技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入选省级科技进步奖。
3、促进产业生态集聚
推动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探索“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民营经济提供人才支持。引入科技基金,推动“8+4”科技政策及深化“1187服务体系”惠及企业,提高政策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把民营企业经济改革作为切入点,全力推动经济活力
路桥区的民营经济跨越了29个制造行业,路桥区制造业已形成汽车、机电、金属资源再生、植保机械、智能卫浴、塑料制品等六大地方特色产业等。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展现了我区域经济的复杂性和活力。
1.提升特色行业竞争力
根据各镇(街道)的特色产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措施,推动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强对特色行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路桥区民营经济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提升民营经济数字化水平
深入推动企业数字化建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民营经济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竞争力。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发挥飞地优势,加强与深圳、杭州、上海等创新型城市进行深度对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动路桥区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市场。
三、做好辅助,助力经济提升
1.提高政策执行力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2.加强民营经济统计监测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定期发布民营经济运行报告,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更新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四、协同银行,加大力度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可以和银行方面共同拟推出一系列贷款优惠政策,以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1、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针对合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保提供保费优惠。对科技属性进行评级,根据评级结果出具不同的优惠政策。
2、加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在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银行方面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评估,以减少不良贷款和风险的发生。
3、鼓励创新和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研发方面有更多地投入。同时,银行方面也可以提供专门的贷款产品,针对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优惠的融资方案,以支持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4、加强培训和咨询
银行可以与相关的机构合作,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和了解融资市场的情况,提高企业的融资成功率。
答复意见:
罗伟委员:
你在路桥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11号)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路桥区深入贯彻“创新制胜”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区目标,出台有力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升级,积极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搭台赋能,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培植科技企业森林。持续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迭代完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明后两年培育库,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遴选创新意愿强、发展潜力好的企业,积极推荐申报科技小巨人、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激发企业研发投入活力,全面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提升扩面”行动,推进研发“两清零一提升”任务,力争实现研发费用增长10%,研发活动覆盖率达8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7%以上。强化乡镇(街道)创新驱动赛马比拼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研发常态化监测体系。三是加强孵化培育能力。按照“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要求,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业创新体系,加大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培育申报工作。
二、发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赋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动数字化总承包商模式,注册成立台州市路桥数字产业有限公司,全面整合生态资源,统筹数字化业务,推进企业数字化需求对接和业务协同;全速推进华为创新基地、工业园宇宙产业园两大牵引性项目,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蓄能发力。二是聚力抓好企业主体培育。集成推进企业梯度培育,积极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规上企业数量达652家,2023年共培育新上亿企业23家,十亿元企业1家。持续开展专精特新梯队企业培育,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2家。三是深化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深化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基本形成“4+2+2”的梯队式产业链体系,建成“新能源汽车、机电(植保清洗)、金属再生、智能卫浴”四条主链,培育“光电、数智”两条子链,多点提升“塑料、电摩”两条特色副链。汽车专班跟踪落实亚欧电驱动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恒星、裕航等项目招引落地;数智专班开展工业元宇宙调研、华为合作项目调研,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再生金属专班吸引10家江西籍企业入驻线上交易平台;光电专班积极招引对接光电产业项目;电摩专班开展电摩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新桥镇城乡融合有机更新项目融资。四是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迭代优化“1187”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和服务力度。助企破难共性问题,制定出台已建待批政策延期、标准地项目延期、超高厂房配套费减免等政策,落实维派、八达、裕航等7宗精准供地项目用地。
三、强化人才技能培育
一是做实创新人才引育支撑。持续推动飞地研发中心建设,构筑“工作生活在外域,创新创业为路桥”的柔性引才模式,破解我区企业在创新研发上存在招引高端人才难的问题。重视技能人才培养,为产业转型提前布局人才储备,让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加大海外引才工作力度。深挖企业人才需求,扩大引才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做优人才标准化认定的对接和导入,争取在标准化认定上做出成果。三是推动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深化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新增省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试点专业2个、中本一体化试点专业1个。2023年长学制招生占比达到37.99%,比上一年增加9.75个百分点,未来将以长学制人才培养为主渠道,适度压缩中职学校三年制招生规模,力争到2027年长学制人才培养达到中职招生的60%以上。通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高职一体化科研训团队、名师名技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建设,提升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四是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构建职业学校培训体系,建立健全职业培训“两清单一指数”制度,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城乡新增劳动力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普惠性技能培训项目。2023年完成32学时及以上职业培训9798人次,完成任务数的140.96%。
四、加强融资支持力度
一是增加企业信贷担保产品。目前市信保基金公司已经为我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担保产品有创业担保、企惠保、台州小微板、小微信保易贷等,有效解决各类群体的创业担保需求。鼓励市信保基金路桥分理处加大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产品创新。二是鼓励金融机构深化金融科技创新。搭建专业化模型,有效防范不良贷款和风险的发生。加大信贷产品创新,着重围绕普惠金融、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及时各类群体的创业需求。三是建立金融顾问团制度。目前已组建由律师、会计师等26人组成的金融顾问团,深入开展助企“三服务”,对政策有效宣讲和传导,及时回应企业述求和关切,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金融服务。
下一阶段,我区将聚力推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数智赋能,厚植民营经济沃土,全力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感谢你对路桥区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叶芊里
联系电话:82518007 邮 编:318050
台州市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