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33814757N/2024-16278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人力社保局 公开日期: 2024-07-05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1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7-05 16:38 访问次数:

关于以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建议

金清镇  丁细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地位。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各国开放合作,当务之急就是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技术工人队伍作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才能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路桥篇章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对此,建议:

一、构建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使技术工人有更多获得感,引导更多技术工人留在工人队伍中,并且愿意主动学技术,愿意从事制造业工作。

二、出台政策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政策扶持、配套措施,缩小高技能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引进政策的差距。制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的人才政策,鼓励企业充分考虑技术工人的业绩贡献,在制定薪酬时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技能培训,以激发工人主动学习和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进而在企业中培养更多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三、推动校企合作机制。因地制宜、加大规模、加快速度,推进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同时加大对技工院校办学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思路,建立终身职业培训机制,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也激励吸引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同时,选拔企业里优秀的工程师、技师到相关培训机构当专职或兼职的培训师,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增强培训效果。

 

 

 

 


答复意见:


路人社202411                          A

 

 

 

台州市路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71号建议答复的函

 

细根沈陈倩梁俏管金茶余丽娜等5位代表:

们在路桥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以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建议》(第171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地位。以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落实落细“八八战略”、强化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我省技能人才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决策。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人力资源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劳动者提技提效,努力构建技能培育、技能创富、技能生态体系,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形态,加快建设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今年以来,经过我局会同相关部门、镇(街道)的共同努力,我区职业技能培训23409人次(全市排名第1),新增技能人才395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27人。

一、强化要素保障,营造崇尚技能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技能人才优质服务供给。面向全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工人开展“星级技工”评价,近3年共评选“星级技工”2806名,并按星级等次给予1000-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赋予景区免门票优惠、就医“绿色通道”、流动人口积分、子女优先入学等激励政策,更好地引育留用技能人才,发挥其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目前已经帮助2名高技能人才办理子女入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及入企宣传等形式,努力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舆论造势,通过宣传各行业的技术能手和技术标兵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标兵的良好氛围。

二是搭建类型丰富的技能大赛平台。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擎效应,塑造“技赢未来”竞赛品牌,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10余场,评选区级技术能手20多名。

三是引导企业开辟优秀工匠的上升通道。持鼓励“技高者多得”,推动技能人才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稳步提升。制定《路桥区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指导企业将员工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相挂钩,全区已有139家规上企业“技薪挂钩”。引导企业建立内生型技能人才评价办法,推广技术职称与职业成长并行模式,进一步拓宽技工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引导企业建立股权激励办法,让技能人才从“打工者”变为“合伙人”,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全区已有10家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如八环科技建有2个员工持股平台,有80多名员工合伙持股。推荐10名高技能人才纳入“三支队伍”宣传,《浙江台州路桥区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新路径让更多技能人才站上“C位”》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二.促进供需平衡,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推进工匠学院建设。为优化我区工匠人才培育和培训体系,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以台州市恒勃技工学校为基础建立路桥工匠学院,通过优化劳模工匠导师队伍、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等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产业技术工人专业提升需求,为技术工人成才搭台、成长赋能。

二是夯实技工院校培养根基。引导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毕业生技能等级考证工作,今年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710名毕业学年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涵盖钳工、电子商务师、制图员等产业需要的工种。与省市人力社保部门、路桥区委、区政府沟通汇报,以及和台州技师学院、台州市恒勃技工学校多次对接,目前正在推动台州技师学院、台州市恒勃技工学校合作办学“台州技师学院路桥学院”,促进恒勃技工学校从民办向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转型,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效。

三、锚定产业需求,强化技能人才供给

一是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及时调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工种,今年以来新增互联网营销师等多个培训工种。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专业学历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一体化,系统培养具有专科层次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从而满足路桥不断增加的职业技术人才需求。

二是促进企业自主认定。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和需求的主体,我局坚持政策引导、强化激励,有序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备案企业规模,引导企业发挥好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主力作用。围绕“制造之都”“商贸之都”的定位,积极拓展制造业企业所需工种,促进技能链与产业链高效匹配,不断提升二产技能人才比例,特别是数字高技能人才,着力在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供应链管理师等工种上进行突破,加快培养高精尖技能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

三是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有利于技能人才创业创新的实践载体,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区现有技能大师工作室25家、杰出工匠20人、市级首席技师15人、区级首席技师10人。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为引领,发挥其在技能培训、技能攻坚、带徒授技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累计带出各类技能人才2500余人。

感谢你对人力社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人:  

联系电话:82521287                  编:318050

 

 

 

               台州市路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75


信息来源: 路桥区政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