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企业产能扩大、生产成本增加、区域规划调整、土地供给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不少本土企业外迁,而本土企业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本土企业外迁间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我建议:
一是营商环境再提升,留住本土优质企业。综合考虑辖区经济发展需求及相关资源,对本土企业实行优质企业评定,通过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市场大众需求和企业个性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开展定向的土地、资金等相关扶持政策对接服务,引导企业科学运用政策助推转型升级。
二是基础设施再完善,壮大本土优质企业。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按照产业集聚、空间集中、发展集约的要求,引导布局本土企业,逐步形成产业联动、区域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实现统一管理、统筹发展,壮大本地优质企业产业链。
三是政策招引再提升,发展特色产业企业。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人才招引政策,加大科技投入,以技术创新带动资本转移,引导本本土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大的本地重点发展企业。
答复意见:
余小明、徐海萍、余继生、茹锦林、洪芳、叶美萍、沈云得、林宏华、余纪春等 9 位代表:
你们在路桥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留住本土优质企业的建议》(第 150 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推进优选优育机制。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要素向高质量项目倾斜,助推路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区于 2022 年 6 月试行工业用地项目优选优育机制,工业用地项目优选优育机制是我区先行先试的新政策,经过近两年的试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经信、科技、投促等多个部门对原机制和评估标准已经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对已掌握的部分优质项目进行内测评分,新评分机制更科学、合理、客观,按照从优从急、成熟一块落实一块的原则实现用地保障。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对新增工业用地及盘活的存量用地,要优先保障列入区级工业用地优选优育项目库内的用地需求,综合考虑项目紧迫度、地块配适度,根据项目优质等级,有序供地。2023 年全区完成出让制造业“标准地”438.6 亩,新增 15 个产业项目,供地面积近乎前三年总和。其中精准供地有 9 宗 254.45 亩,合计 1.4 亿用地成本,为优质项目节约了 61.3%的用地成本。
二是全面开展低效用地整治。近年来,我区土地资源紧张,新增用地非常困难,但是低效闲置工业用地较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是最为迫切的工作。我区于 2022 年启动
了低效企业用地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区工业用地 1343 宗23691 亩工业用地开展大排摸大调查,滚动更新年度低效用地底数,明确整治销号任务。在 2022-2023 年间,全区完成低效用地整治滚动销号 359(198+161)宗,销号总面积 4823(3178+1645)亩。
三是创新开展存量嫁接工作。聚焦存量闲置厂房,全力支持高质量出租、二级市场择优转让、工业上楼等存量嫁接工作,广泛推广增资提效、高质量出租、二级择优转让、工业上楼等模式,累计嫁接盘活厂房面积 51.5 万平方米,在工业企业面上也形成了良好氛围,全区形成了存量嫁接必须是长期化、常态化的统一共识。
四是深化助企服务纾困解难。结合我区“1187”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优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三服务”专项行动,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主动靠前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动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业务指导。借力“亲清诉求直通”、“万名干部助万企”等服务平台,依托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充分对接各涉企部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精准的集成式、套餐式服务,推动高效协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五是创新落地链长制。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锚定“三大战略”,奋进“三大目标”,围绕“三大千亿”、“两大百亿”产业,我区已制定出台《路桥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路区委办发〔2023〕16 号),明确要在 2023 年底前,建成“新能源汽车、机电(植保清洗)、金属再生、智能卫浴”四条主链,培育“光电、数智”两条子链,多点提升“塑料、电摩”两条特色副链,形成“4+2+2”的路桥特色梯队式产业链体系,明确了产业链链长职责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根据链长制的工作要求,由总链长办公室牵头定期下派近期工作重点要求,调度各产业链协同推进。
六是打造科创飞地发展纽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主导产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机制。走出去,即加快上海飞地创新中心建设,优先支持区内企业在该地设立异地研发机构以及在国内科创资源比较集中的其他城市设立非独立法人的异地研发中心,构筑“工作生活在外域,创新创业为路桥”的柔性引才模式。引进来,即吸引一批上海、杭州等地区外溢产业项目和科创孵化项目落地台州飞龙湖科创基地;出台区内企业研发飞地政策,开展研发总部“飞地模式”试点,加快飞龙湖科创飞地集群建设。
感谢你们对路桥工业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