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04002691642P/2025-001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路桥区政府 | 公开日期: | 2025-01-13 |
有效性 | 文件编号 |
台州市路桥区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一)聚焦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动“要求再分”
一是民生为先,“全生命周期”公开。我区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如养老、教育、托育、公共交通、水电等领域,推进及时、准确公开。进一步提高养老、托育服务信息公开覆盖度和查阅便利度。完善培训机构监管,做好民办教育机构(含培训机构)办学资质、经营状况、收费标准、风险提示等信息集成式公开,并提供便利的查询服务。持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公共文化、食品药品监管等信息公开。
二是项目为要,“全建设环节”公开。以重大项目批准和实施全生命周期公开专题为基础,持续增加群众关心关切的重大项目,如路桥区四中扩建工程、蓬街卫生院二期、峰江中心小学扩建、飞龙湖1号安置小区等,集中公开重大建设项目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
三是决策为要,“全流程结果”公开。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发布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以决策事项为基础,及时公开决策草案全文、草案说明、决策背景、公众意见建议收集和采纳情况、公众代表列席决策会议、决策结果等信息,视情公开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专家论证、效果评估等信息,做到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结果公开。
(二)聚焦政务公开体系重塑,推动“流程再造”
一是完善“一本账”,打造公开体系“最集约”。完善制度体系,实现政策管理“纲目不疏”。为打造政务公开制度体系现代化,我区聚焦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务新媒体、合法性审查等重点,全面构建政务公开体制机制的“四梁八柱”。目前已经制定政务公开制度文件50多项,不断推进公开体系规范化。完善指标体系,实现政务标准“科学全面”。从群众需求和公开要求出发,结合路桥区情,梳理独具路桥特色的领域和内容,推进“一本账”更全面、更系统,更具地域性、更有实操性。如建立共同富裕、“1187营商环境”等公开体系。完善评价体系,实现政民互动“双向奔赴”。在梳理“一本账”时,以打造更有温度、更具体验感的政务公开为目标,重点聚焦政民互动、社会评议、意见征集、舆情回应等,推进政务公开的互动式体验,实现“双向奔赴”。
二是绘制“鱼骨图”,打好公开流程“最优解”。聚焦民生领域,标注公开要素重点。民生领域是政务公开的重点和焦点,为规范就业、社会福利、公共卫生、教育、公共交通、水电气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发布,我区重点梳理公开的要素重点,如办理指南、办理条件、办理要求、办理结果、公开规范等,推动民生领域公开更直接、更直观。聚焦高频事项,标注公开实践难点。以征求群众意见、单位意见的方式,全面掌握近些年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高频事项,结合网站和新媒体的流量数据、信息数据,对高频事项精准推送、专题呈现。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财政预决算、民生实事专题等,让政务公开更可视、更可取。聚焦易错环节,标注公开预警要点。该区全面分析近三年的评估问题清单,结合台州市其他县(市、区)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形成政务公开易错清单,尤其是部分栏目的更新时间、政策文件的有效性标注、政策解读的质量、个人隐私的保护、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等,推动政务公开更实用、更实操。
三是梳理“口袋书”,打通村务公开“最末端”。推动内容标准化,变“表象”为“具象”。我区以美丽乡村为底板,综合考虑有经济实力的村集体、兴办村级市场的村集体、拥有商住办公大楼和工业厂房的村集体、全部拆迁和棚户区改造的村集体、共富工坊等,从群众需求出发,汇总梳理村务公开“口袋书”,让内容有特色、可复制。推动形式流程化,变“线图”为“视图”。在村务公开形式上,打破传统村务公开栏公开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以村级微信群、动漫视频、LED显示等形式公开村务事项,让“躺”在村务公开栏的村务信息“动”起来,推动村务公开有新颖、可保存。推动时效清晰化,变“文字”为“数字”。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内容,尤其涉及政策文件的内容,专业性强、可读性低、枯燥度高,我区在梳理时,重点突出数字属性和数字载体要求,以柱状图、表格图等方式公开,以“数字”替代“文字”,让村务公开有条理、可对比。
(三)聚焦政策发布解读回应,推动“服务再育”
一是以供促需,“图声式”政策落实。聚焦政策文件的解读,推动多形式政策解读,采用文字解读、图形解读、音频解读、视频解读、媒体宣传、专家解读等方式,落实政策文件的多样化解读、生动化解读,确保“懂政策”“政策懂”。尤其开展针对政策文件解读质量低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2016年以前的政策文件,鼓励采用H5、AI形式开展解读,完善政策文件的解读形式。
二是以需定供,“点单式”政策服务。根据调研走访和宣发宣传过程中了解到的企业、居民需求,根据政策文件实施过程中收集的问题和困难,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解读,尤其针对政策文件实施或者涉及群众办事服务的事项,绘制绘制更直观、可操作的流程图,确保群众“会操作”、“早享受”。
三是供需结合,“互动式”政策体验。在政务公开专栏设置互动式政策体验服务,如政策评议、政策问询与解答等栏目,不断增强群众互动式体验,确保“政民互动”“发展互促”。
(四)聚焦案件严谨规范答复,推动“合法再审”
一是强化会商交流,有效掌握案件“发生率”。坚持逢案必审,委托第三方法律顾问开展案件会商交流和合法性审查,做到层层审核、关关会商、件件掌握,不断提升依申请公开案件的办理质量和办理水平。2024年,我区共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案件336件,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0件,提起行政复议10件,提起行政诉讼2件,共收取政府信息处理费260元。
二是强化风险预警,有效降低案件“纠错率”。加强与司法局、法院的沟通与预警,尤其是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第一时间会商沟通,确保掌握案件情况。同时,针对案件存在败诉风险的,及时预警,有效调解,争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24年,我区政务公开案件的纠错率为0。
三是强化矛盾化解,有效提升案件“调解率”。强化服务理念,及时研判和掌握申请人的诉求,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尤其是从申请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24年,我区政务公开案件的调解率为100%。
(五)聚焦平台稳定安全运行,推动“风险再控”
一是强化网站管理水平。有效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建设,切实加强政府网站内容管理,确保各类信息发布流程完善、内容准确、导向正确。围绕政府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热点,结合阅读习惯和阅读特点,合理设置网站专题专栏,有效增加信息的更新频次。
二是提升媒体运营能力。严格执行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的规定,重点盯牢政务新媒体的各项指数要求,严格杜绝政务新媒体重形式、轻内容和过度“娱乐化”,切实保障政务新媒体的权威性。同时,聚焦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安全,坚决杜绝任何网络舆情和网络安全事故。
三是优化线下公开功能。深化政务公开专区建设,重点聚焦群众、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提高专区重要政策现场解读、综合政策辅导、办事流程演示等活动开展频次,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能级,推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衔接,推动政务公开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二、2025年政务公开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公开。严格按照省市政务公开的要求,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尤其聚焦民生领域、重大建设项目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等,做到常态化更新、针对性更新。
(二)持续推进政策解读回应。把政策解读和回应作为政务公开的核心和重点,严格把关规范性文件的解读质量,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对政策文件的需求和疑难。同时,做好政策文件的清理工作,对失效、废止、修改的政策文件及时清理。做好政策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切实保障政策文件的规范性、公平性。
(三)持续推进信息公开案件办理。组织信息公开典型案例的汇编工作,加强典型案例的解读,不断提升以案促改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具体经办人员要人人会办案。持续推进区法院、区政务公开事务中心、区司法局的三方合作,不断降低信息公开案件的发生率和败诉率。
(四)持续推进新媒体管理工作。开展“双提升、双防范”行动,不断提升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能力、提升内容质量,严格防范政务新媒体的出错,防范网络舆情。加强与区网信办的协调合作,切实完善网络舆情的处置流程和应对措施,不断提升处置效率和处置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