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路桥区经济形势分析
2024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项目攻坚突破年“双提双进”行动为主抓手,全力推动“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落细,经济运行稳中提质,GDP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90.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4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24.1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447.07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41.0:56.5。
(一)“稳”的基础不断巩固:产业发展态势平稳,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82亿元,同比增长3.6%。分行业看,农业产值12.58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17.39亿元,增长3.6%。从产量看,粮食播种面积9.35万亩,增长2.2%;粮食产量3.91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23.95万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5.96万吨,增长3.0%。
工业经济贡献提升。2024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1.9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规上29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2.4%,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除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负增长,其他总量超10亿元的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97.25亿元,增长12.0%(通用设备16.8%、电气机械6.7%、计算机31.3%、电热力7.1%、金属制品3.5%、其他运输设备6.9%),拉动规上增速6.9个百分点。从结构看,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11.1%和13.3%,增速均快于规上平均水平。从生产景气情况看,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达78.2%,比前三季度略有回升,且台州市制造业试算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呈现向好趋势。
服务业稳中有升。202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六大行业实现三升三降,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9.3%、8.6%,比前三季度提高2.9、0.1和3.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0%和0.2%,下降0.9和0.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1.2%,降幅扩大5.8个百分点。从细分重点领域看,批发业增长13.2%,比前三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销售额1447.09亿元,增长14.5%,提高6.9个百分点,主要依靠金属材料类和汽车类商品拉动,分别增长24.5%和68.6%,合计拉动限上增速21.7个百分点。零售业增长9.0%,比前三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限上零售销售额187.00亿元,增长8.6%,提高5.9个百分点,在汽车“活动+政策”双轮驱动下,汽车销售逐步改善,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增长8.6%,拉动限上增速6.4个百分点。房地产止跌回稳势头初显,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5.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0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略显不足。2024年,在四季度基数明显走高的情况下,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前三季度的0.3%回落到-2.9%。从结构上看,房地产投资在国有项目的拉动下,实现稳定增长,增长4.8%,拉动固投增速2.1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在职业教育中心,科学家创业基地首建区等重点项目的拉动下,保持良好增势,增长6.1%,拉动固投增速3.2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交通、水利和能源因重点项目不足下降44.5%,拉低固投增速6.4个百分点。从重点项目看,2024年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97个,完成投资151.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85.87%,恩泽医院三期、龙头王未来社区、缦樾湖滨等5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7个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5.82亿元,投资完成率128.6%(高于全省平均6.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7;2个新建项目开工,开工率100%。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68亿元,同比增长3.9%,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398.39亿元,增长4.0%;限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62.6%,拉动限上社零增速9.9个百分点。文旅消费活跃度提升。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34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市均5.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6.69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随着外出旅游人数增加,快递业稳定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43.56亿元,增长9.5%。
(二)“进”的成效持续显现: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数实”融合塑造发展新优势。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超八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费用支出,研发费用合计同比增长27.3%,增速高于营业收入25.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高技术产业继续培育壮大。 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6.12亿元,增长30.9%,占规上比重达10.1%,比上年提高 1.9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规上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20.78亿元,增长 22.6%,占规上比重达13.0%,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全区工业性投资、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和3.4%,高于固投增速4.4和6.3个百分点;技改投资持续改善,同比下降14.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改善型消费大幅增长。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叠加国家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带动下,家电更新换代需求持续释放,限上新能源车共实现零售额47.06亿元,增长71.2%,拉动限上社零增长14.3个百分点;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59.5%。
“双循环”发展质量有所提升。民营企业表现亮眼。2024年,规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0.3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35.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4.7%,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不断改善。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412.52亿元,下降 27.6%,比前三季度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267.82亿元,下降 38.9%,提高2.5个百分点,进口额144.70亿元,增长9.8%,提高9.0个百分点。
(三)“实”的底色更加鲜明:要素支撑不断增强,民生
实事稳步推进
发展环境愈加宽松。工业用地供给力度加大,全年工业用地出让27宗1382.97亩,出让面积增长215%,进一步缓解企业用地紧张的压力。信贷支撑力度加大,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098.25亿元,同比增长24.0%,增速要高于存款余额34.8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人民币贷款余额1171.76亿元,增长40.5%,比年初增加337.54亿元,融资环境更为宽松。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2024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33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92107元,增长3.5%;农村47880元,增长5.1%。农村快于城镇1.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92,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72亿元,下降4.5%。在财政收支普遍吃紧的不利情况下,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重点领域支出分别增长4.0%、8.5%和11.0%。
二、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
(一)部分领域持续承压。工业: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与市均的差距从2.9扩大到4.1个百分点,创四个季度的最低增速。主要在于一是龙头企业亚欧产值持续大幅下滑,导致重点行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4%,拉低规上增速7.2个百分点,同时也明显影响规上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由于企业出口形势短期无法改善,预计将持续影响明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长。二是新增量明显不足,本年月度和23年年度新入库企业共达75家,实现增加值5.40亿元,占规上比重3.4%,仅拉动规上增速0.8个百分点,拉动作用非常有限。贸易: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限上批发存量企业主要受大宗企业影响增长乏力,目前依靠本年度新开业的62家企业带来的较高增量拉动,而其他265家企业缺口量近百亿。同时,金属类商品销售额占限上的比重从上年的66.7%进一步上升到今年的72.0%。因此,随着未来新企业挖掘潜力走弱以及行业结构的牵制,限上批发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二是限上零售增长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汽车销售形势。首先政策支持是影响汽车市场活力主要因素,本年已取得良好政策效果,但是否持续延续到25年仍尚未明确,再加上本年汽车消费潜力的提前透支,汽车销售仍存一定的增长压力。其次是车市价格战已贯穿今年全年,预计25年仍将持续,部分车企开始要求供应商降价,价格下降将会影响汽车销售增长。
(二)增长动能明显偏弱。项目端:一是新入库项目投资强度不足。不考虑房地产,今年入库项目150个,较去年增长9.5%,但是计划总投资却同比下降20.1%,平均单个项目的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27%,投资强度明显下降。二是大项目拉动作用减弱。全年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6.5%,且受去年同期沃尔沃零增地技改项目投资基数大影响,非房地产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16%。需求端:调研发现企业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比如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前期对美出口企业抢订单现象较为明显,但对后续出口普遍持谨慎不乐观态度。此外,市场价格、产品技术、收款压力等多因素也影响企业订单,比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部分企业通过压价来争夺市场份额,有些产品明显亏损却依然销售。部分企业在提升技术上面临成本压力大、难度高的问题,从而影响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今年涉俄企业收款难的问题较为普遍,涉俄企业订单下滑明显,虽然目前得到较大缓解,但鉴于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未来企业对俄罗斯出口业务仍较为谨慎。生产端: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整体偏弱,国内制造业和建筑业略显疲态,1-12月,全市出厂、购进价格同比持续下跌,价格持续下行,购销价格差有所收窄。同时,我区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9.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2.5%,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三)对标对表活力不足。对比周边:全区GDP增长速度四个季度均居全市第8,与市平均水平差距1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全年GDP增速与排名第七的天台差距0.9个百分点,导致全年经济总量份额略有下降,占全市比重为11.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市第五,下移一位。从重点行业看,工业受规上工业增长偏弱影响,全年增加值增速居全市末位,总量仅高于北三县。服务业增长偏弱,总量占GDP比重从上年的61.0%下降到56.5%,其中占全市比重最高的批发业销售额增速四个季度持续居全市后三,对GDP增长贡献不及去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受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影响达两位数的负增长,降幅高于其他县市区。对比自身:明年一季度预期增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中工业、批发等重点行业的增长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将持续影响GDP增长进位;本年增长优势最大的建筑业在四季度已出现明显回落,建筑业总产值和建安工程投资额指标排位均跌出全市前三,与市均差距明显缩小,预计明年也将面临较大增长压力,对GDP的增长贡献减弱;预期提升的指标主要为房地产,降幅可能会明显缩小,但市场依然处于调整期,很难起到明显的增长拉动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持续深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夯实发展基础。聚焦特色产业集群,集聚科创资源推进四链融合,探索推进产业链的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新动能,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抢抓行业发展先机,尽快形成新增长点,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助推生产性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常态化开展重点企业走访调研,直击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增强发展动能。强化项目招引。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联合招商、平台招商、生态招商,着力招引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力度。聚焦省市重大项目清单,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精准开展分层分级推进,强化政策要素保障,破解制约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扩大投资作为关键支撑,把握“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用好政策、享受政策,积极争取各类政策工具和扶持资金,推动全区投资量质双提升。
(三)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潜力释放。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让市场主体有更大市场空间,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积极推动线上消费乘势成长,促进线下消费加快回补,形成政府搭建平台、商家丰富供给、全民乐享消费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带动产业升级。持续开展各类便民展销会活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群众消费“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房地产方面,持续深化“购房补贴”等举措,进一步优化网签备案流程,不断提升市场热度,激发供需两端活力,统筹做好存量增量文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