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2024年学校美育评价政策执行情况公告
路桥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发展,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现对2024路桥区学校美育评价政策执行情况公告如下:
一、政策执行概况
本年度,路桥区严格依照国家及省市关于学校美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开展工作。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美育评价机制,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稳步前行。
二、美育课程开设
课程设置:全区各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小学1-2年级每周4节美育课,3-6 年级每周3节;初中每周2节;职高阶段保证学生在每学期都能修满相应美育课程学分。此外,部分学校还结合自身特色,开设了如书法、舞蹈、戏剧等校本美育课程,丰富学生美育学习内容。
课程实施:教师在美育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创新,运用多媒体、实地参观、艺术实践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加强对美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听课评课活动,确保美育课程教学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配备: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充实美育教师队伍。目前,全区美育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其中音乐教师155人,美术教师125人,且专业背景涵盖音乐教育、美术学、舞蹈学等多个领域。
师资培训:高度重视美育教师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本年度,共组织区级美育教师培训10次,参加市级以上培训150人次。通过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有效提升,为美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艺术实践活动开展
校内活动:各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艺术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社团活动、班级艺术展示等。其中,校园文化艺术节涵盖文艺汇演、绘画展览、书法比赛等多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全区近20所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参与学生达上万人次。艺术社团活动蓬勃发展,组建了合唱、舞蹈、绘画、书法等各类社团,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校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比赛和展演活动,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在2024年,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艺术比赛,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加强与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的合作,多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
五、美育评价机制
学生评价: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依据《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测评内容包括艺术课程学习、艺术活动参与、艺术特长发展等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本年度,全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覆盖率达到100%。
学校评价:制定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标准,从美育课程开设、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活动开展、设施设备配备等方面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开展学校美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美育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学校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改进。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部分学校美育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如音乐教室的乐器数量不足、美术教室的绘画工具陈旧等;美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进一步创新,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个别学校对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课程被占用的现象。
改进措施:加大对学校美育设施设备的投入,按照标准配备齐全各类美育教学器材;加强对美育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资源;加强对学校美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美育课程开足开好,切实提高学校美育工作质量。
下阶段,路桥区将继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不断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健全美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