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路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是路桥建区30周年,也是路桥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锚定市委“三高三新”、区委“三个三”战略部署,迎难而上、勇挑使命,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改革,全力推动“两重”“两新”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落细,有效顶住了龙头企业减产、房地产市场低迷、债务化解制约等多方碰头带来的压力,经济触底回升、发展稳中有进。
一、综合
根据国家统一初步核算,2024年路桥区生产总值(GDP)为790.6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4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24.1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447.07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5:41.0:5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440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468美元),增长5.6%。
经最终核实,2023年路桥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753.9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4:41.6:56.0。
图1
二、农业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2.58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17.39亿元,增长3.6%。粮食播种面积9.35万亩,增长2.2%;粮食产量3.91万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066吨,比上年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0.69万头,增长4.5%;生猪出栏1.43万头,增长16.0%。水产品产量5.96万吨,增长3.0%,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26万吨,增长0.5%;海水养殖产量1.77万吨,增长7.1%。
台州市路桥区商业有限公司(中心屠宰场)被列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全市唯一。路桥青蟹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年完成农村水系综合治理24公里,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1个,打造亲水节点6个,新增滨水绿道8公里。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获评省级基层农民田间学堂2家、省级乡村工匠4名、名师工作室1家。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白沙数字渔耕融合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63.9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55家,实现增加值159.57亿元,增长4.2%。其中大中型企业下降2.9%、小微型企业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03.58亿元,下降4.9%,其中出口交货值186.38亿元,下降3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9.2%,新产品产值率为32.3%。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前四位的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2.37亿元、18.55亿元、15.98亿元和1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6.7%、-40.4%和31.3%。
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20.78亿元,增长22.6%;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4.08亿元,下降0.3%;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1.85亿元,下降15.6%。
表1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 |||
单位 | 2024年 | 比2023年增长(%) | |
人造板表面装饰板 | 平方米 | 5651180 | 39.1 |
纸制品 | 吨 | 109252 | 55.0 |
塑料制品 | 吨 | 108135 | -0.5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3202315 | -7.0 |
铝材 | 吨 | 96381 | -5.2 |
电焊机 | 台 | 320434 | 47.4 |
泵 | 台 | 7074737 | 36.8 |
阀门 | 吨 | 10490 | -9.9 |
滚动轴承 | 万套 | 17876 | 15.7 |
风机 | 台 | 895793 | 14.0 |
汽车 | 辆 | 42945 | -57.5 |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 辆 | 19349 | -63.7 |
轿车(排量≤1升) | 辆 | 19349 | -63.7 |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 辆 | 17203 | -53.7 |
其中:新能源汽车 | 辆 | 29338 | -64.4 |
摩托车整车 | 辆 | 491353 | 1.1 |
电动自行车 | 辆 | 25594 | 8.3 |
电动机 | 千瓦 | 9311526 | 23.4 |
电力电缆 | 千米 | 291192 | 334.0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个) | 7240160 | 8.2 |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4.88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6.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20.96万元/人,比上年提高3.3%。
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04.97亿元,增长7.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5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74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4%。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性投资增长2.4%;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20.3%;民间投资下降6.7%。
图2
重点工程有序建设。机场改扩建工程、桐江大道(白石关隧道—104国道)市政道路工程建成投用;台州路桥机场进场道路工程(二期)、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园(一期)、未来康养城等主要项目顺利推进;路桥至永嘉公路路桥白沙至上盟段工程、台州杰诚年产汽车车身、底盘结构件80万套项目等主要项目顺利开建。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8%。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434.95万平方米,下降11.1%;房屋竣工面积47.24万平方米,下降66.1%。商品房销售面积43.39万平方米,下降45.9%;商品房销售额63.28亿元,下降45.2%。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区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13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年完成水运货物周转量128.75亿吨公里;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214.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08吨。年末,全区汽车保有量达29.45万辆,比上年增加1.4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6.41万辆,增加1.30万辆;新能源汽车3.22万辆,增加0.45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1.09亿元。其中,移动业务收入6.92亿元,电信业务收入2.03亿元,联通业务收入1.26亿元,邮政业务收入0.88亿元。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5.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1.93万户,城乡固定电话用户8.80万户,拥有5G移动电话用户71.51万户,比上年增加14.62万户。
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66亿件,比上年增长12.1%;业务收入6.12亿元,增长3.6%。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7.66亿元,增长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2.02亿元,增长3.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398.39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41.29亿元,增长3.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71.2%、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长1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9.5%。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8家,其中消费品市场39家、生产资料市场17家、服务市场2家,全年市场成交额8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年交易额超亿元市场27家,超10亿元市场9家,超百亿元市场4家。全年网络零售额163.42亿元。全区电商产业园2个,在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共有活跃网络零售网店4976家,电商从业人数54408人。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0.4%,其中,消费品价格增长0.8%,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全区共有3A级旅游区3个;星级饭店5家,客房810间,床位数1235个;旅行社18家。
七、对外经济
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12.52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其中进口144.70亿元,增长9.8%;出口267.82亿元,下降38.9%。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90.45亿元,增长11.9%;加工贸易出口56.58亿元,下降73.3%。汽车及配件产品出口69.40亿元,下降69.7%;清洗及植保机械产品出口34.00亿元,增长12.2%。对美国出口20.57亿元,下降50.5%;对欧盟出口59.94亿元,下降55.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28.61亿元,下降14.6%。
分企业类型看,生产企业出口1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外贸企业出口90.09亿元,下降20.8%;三资企业出口60.94亿元,下降71.8%。全区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12家,其中有出口实绩企业689家。全区进出口国家和地区为179个,其中出口国家和地区为175个。
全年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7家,实际利用外资462万美元;备案境外投资企业8家,中方投资额1786.1万美元。
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21亿元,其中出口额1.37亿元,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额14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3%。
八、财政与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88.81亿元,比上年下降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95亿元,下降4.1%。其中税收收入44.50亿元,下降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72亿元,下降4.5%。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48.32亿元,比上年下降10.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98.25亿元,增长24.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比率为0.98。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71家,其中银行28家、保险公司24家、证券公司6家。上市公司5家(其中国内A股上市4家,香港上市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52亿元,占GDP比重为1.73%。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亿元,下降31.0%。全区共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7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5家、省级科技领军型企业1家。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8家,累计244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9家,累计975家。全年专利授权量3374件,其中发明专利新授权量244件。全年新增“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企业10家,累计43家。
全区有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15315人;小学24所,在校生40964人;初中13所,在校生1936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0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8人。
成功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省级评估。随迁子女学校提前一年实现清零,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达到94.42%。新增省一级幼儿园4所、二级幼儿园6所,幼儿园优质率达到89.5%。全年教育基建完成投入7.3亿元,建设项目共16个,完工项目4个,路桥四中扩建工程、凤栖未来社区幼儿园投用,桐屿中学改扩建工程、月和湾幼儿园完工。引进好校长1名、好教师3名,提前签约优秀高校毕业生24人,评选区级名师名校长、区级教坛新秀共130人,新建省级知名专家工作室1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承办了第三届长三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浙江省第二届群星扇面书法展、全省文化馆表演艺术创作研讨等文化活动。开展送戏下乡402场、送图书下乡3.31万余册、书画摄影巡展350场、送综艺下乡20场,举办“南官艺享”、“艺多多”云端美育课堂、南官人文大讲堂、草地音乐会、长街有戏演出等线上线下活动近600场次。全区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0个、省级文化驿站4家、乡村艺校10所,十里长街成功创建首批省级非遗主题街区。新建国球进社区4个、多功能运动场5个、百姓健身房7个、笼式球场6个等26个基层体育设施场地。
全年举办承办第一届华东区街舞公开赛暨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街舞公开赛、浙江省国际象棋等级赛、第七届台州国际武术大赛、路桥区首届五人制足球联赛等赛事活动80余场,路桥运动员在省、市级体育赛事中共获金牌44枚、银牌50枚、铜牌52枚。
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0个,其中,医院16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护理院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25人,注册护士2540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994张,下降3.1%。医院全年总诊疗971.41万人次,增长8.7%。
十一、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比上年上升3.0%左右4。全社会用电量45.24亿千瓦时,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0.17亿千瓦时,增长7.4%;第二产业26.60亿千瓦时,增长12.8%,其中工业26.17亿千瓦时,增长13.5%;第三产业8.72亿千瓦时,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75亿千瓦时,增长11.3%。
年末,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38个。全年平均降水量约1860.1毫米。全区PM2.5年均浓度为27μg/m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为320天,优良率占92.5%。7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优良率达85.7%,国控金清新闸断面水质首次实现年均Ⅲ类。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根据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3.3万人,城镇化率为70.0%。截止2024年11月30日,全区共有户籍人口459281人,按性别分男性228655人,女性230626人,男女性别比例为99.1:100。全年出生登记2386人,出生率为5.19‰;死亡登记2845人,死亡率为6.1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879人,帮助90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1166人、12670人、219743人、177193人、218638人和122420人。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131961人和26287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330元/月。
全区养老机构12个,养老机构床位数2212张,年末在院老人1031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22家。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37人,特困供养人员197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3183万元,发放特困资金690.86万元。
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33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2107元和47880元,增长3.5%和5.1%。城乡收入比1.92,比上年缩小0.0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712元,增长7.5%。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3807元和34377元,增长6.4%和8.7%。年末每百户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家庭分别拥有家用汽车95辆和81辆。
表2
2024年末路桥区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 | 单位 | 城镇常住居民 | 农村常住居民 |
家用汽车 | 辆 | 95 | 81 |
其中:新能源汽车 | 辆 | 9 | 8 |
摩托车 | 辆 | 11 | 10 |
洗衣机 | 台 | 115 | 108 |
电冰箱(柜) | 台 | 115 | 108 |
微波炉 | 台 | 95 | 64 |
彩色电视机 | 台 | 243 | 199 |
空调 | 台 | 257 | 209 |
热水器 | 台 | 141 | 127 |
排油烟机 | 台 | 103 | 103 |
移动电话 | 部 | 305 | 292 |
计算机 | 台 | 85 | 73 |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的高品质水美乡村等数据来自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水运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民航旅客吞吐量、民航货邮吞吐量来自市民航局;市场成交额等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星级饭店等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货物进出口、外商投资等数据来自区商务局;财政等数据来自区财政局;上市公司等数据来自区金融工作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来自区科技局;专利授权量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等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文化、赛事活动等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等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局;气象观测站、降水量等数据来自区气象局;断面水质达标率等数据来自区环综委;用电量数据来自区供电局;户籍人口等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社会保障、就业等数据来自区人力社保局;养老服务机构等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其它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