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人民政府路南街道办事处文件
路南政〔2024〕5号
路桥区人民政府路南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路南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 知
各村(社区)、机关各办: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关于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的通知》(浙防指〔2025〕1号)以及路桥区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关于开展路桥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顺利推进我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防御基础,提升防汛防台抢险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附件:1.路南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方案
2.路南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三张清单”
路桥区人民政府路南街道办事处
2025年3月18日
附件1
路南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
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有关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切实筑牢防汛防台“最后一公里”。
二、工作目标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筑牢防汛防台救灾人民防线,着力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五张网”的提能升级建设,推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与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141”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1833”联合指挥体系五级贯通,形成上下贯通、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基层防汛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提升极端情况下“街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更高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领导小组
为按时、高质完成提能升级建设工作,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同意,成立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名单通知如下:
组 长:李 朋 梁景斌
常务副组长:尹江炜
副 组 长:苏海军 林云初 陈 欣 罗加稳 徐琦翔
胡懿懿 王 骏 余建友
成 员:雷 磊 黄家宏 陈星如 张佰如 罗 统
陈 捷 叶 健 徐嘉呈 王嘉璐 赵璐茜
罗皓晔 罗 兴 梁家盛 许笑一 夏泽治
池 英
下设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尹江炜
办公室副主任:雷 磊
办公室成员:邱 煜 王 西 柯金标
信 息 员:阮璐瑶
基层防汛防台应用系统操作员:阮璐瑶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
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动员部署会,研究“五张网”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内容,开展自排自查工作,分析存在的不足。同时,开展街道、村(社区)防汛责任人的培训工作,做好提能升级建设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全面推进
全面动员部署,各村社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力争主汛期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并在实战中进一步巩固提升。
其中,梅汛前,完成街道预案优化,编制防汛防台指挥要素图,更新村(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建立街道“八个重点领域”风险清单,编制高风险区和隐患点“一点一策”等。台汛前,配备卫星电话配套组件、应急照明灯组等装备设施;完成街道、村(社区)两级防汛责任人、高风险区群众警示教育和新任防汛责任人岗前培训等。
(三)不断完善
立足实战,通过今年汛期的检验,及时发现应用中的问题,查找不足,开展分析评估,进行整改提升,例如完善巡查、值班、物资等台账,不定时抽查责任人等。认真总结、提炼提能升级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持续巩固提能升级建设。
(四)验收整改
按要求接受区级验收,配合做好上级防指对区级的提能升级建设抽验工作,针对建设任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落实整改意见。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条线、各村(社区)要把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认识防汛防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指的防汛防台工作部署,大力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全力夯实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基础。
(二)规划先行,强化落实。深入研究并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人员责任。要科学严密组织,提升建设效果,在任务设置、组织形式上紧贴实际、注重实效,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三)推行有利,提升效率。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涉及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制度预案编制等内容,要加强沟通,综合协调,全力提升工作效率,做到平稳有序高效推进。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提高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工作质量,通过上级验收。
附件:路桥区路南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三张清单”
附件2
路南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三张清单”
序号 | 类别 | 任务清单 | 任务举措 | 责任科室 | 时限要求 |
一 | 组织指挥网 | ||||
1 | 组织机构 | (1)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是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应急消防管理站的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 | 路南街道发文成立防指、防指办、村级工作组、应急工作组等文件,并明确成员及职责;路南街道工作手册;村级一本通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2025年4月中旬 |
(2)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承担防汛防台统筹协调工作,明确专人负责。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
(3)建立村级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应急工作组。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
(4)村(社区)防汛职责按规定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网格,针对专业性强、基层网格员难以承担的防汛职责,在行业部门指导下,由街道组织村(社区)补充落实巡查、预警等责任人。 | “141”基层治理体系网格截图;村级一本通 | 综合信息指挥室、平安法治办公室 | |||
2 | 工作机制 | (5)汛前,街道健全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明确综合协调、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联合救援、联合保障等工作组职责和工作流程,应急响应期间高效运行应急指挥机制,有效承接区级“1833”联合指挥体系任务要求。 | 应急指挥机制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
(6)村(社区)明确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应急工作小组分工,协助街道做好防汛防台和抢险救灾工作。 | 路南街道发文成立级工作组、应急工作组等文件;村级一本通 | ||||
3 | 责任落实 | (7)街道、村(社区)汛前明确“区包街道、街道包村(社区)、村(社区)包户到人”包保责任人。 | 区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片及驻村人员名单、村级包联名单等 | ||
(8)明确街道防汛责任人,熟悉预案,了解辖区主要风险,掌握队伍、物资等应急资源。 | 路南街道防指文件、路南街道工作手册;告知书及明白卡领取清单;路南街道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培训或抽查记录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
(9)村(社区)防汛责任人熟悉“246”等职责。 | 培训或抽查记录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4月中旬 | ||
4 | 平台应用 | (10)街道有关负责人和应急消防管理站等有关业务人员熟练使用“1833”联合指挥体系,有条件的补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功能模块。 | “1833”联合指挥体系截图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5月省级完成开发,6月全面运行 |
(11)应急响应期间,街道、村(社区)防汛责任人依托数字化平台,提高组织指挥、人员转移、巡查排险、抢险救援、信息上报等工作效率。 | 响应期间数字化平台截图 | 应急响应期间 | |||
二 | 风险防控网 | ||||
5 | 风险管理 | (12)街道建立辖区“八个重点领域”风险清单,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组织动态更新。 | 路南街道“八张风险清单”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5月下旬完成并动态更新 |
(13)在行业部门指导下,街道编制高风险区和隐患点“一点一策”,并规范设置风险警示标识标牌。 | 开展防汛大检查,形成防汛检查报告;风险隐患清单;高风险区和隐患点“一点一策”方案;风险警示标识标牌照片 | 应急消防管理站、城市建设办公室、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农办) | |||
(14)村(社区)掌握辖区风险底数,主动报告风险变化情况,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 村级一本通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4月下旬 | ||
6 | 隐患排查 | (15)街道建立日常巡查和应急排查制度,按照区级防指组织行业部门编制的隐患排查“一本通”组织开展巡查排查。 | 日常巡查和应急排查制度;隐患排查一本通 | ||
(16)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各业务条线,动态建立隐患排查“三张清单”,明确整改主体责任、措施、时限,将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录入基层防汛系统。 | 隐患排查“三张清单”;镇级风险隐患清单,并录入浙基层防汛系统;路南街道应急管理(包含隐患排查)“一本通” | ||||
(17)村(社区)按照巡查排查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 村级隐患清单;村级应急管理(包含隐患排查)“一本通”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4月下旬 | ||
7 | 人员转移 | (18)在行业部门指导下,街道定期开展风险区受影响人员排摸复核,编制人员梯次转移方案,包括人员转移清单、极端情况下扩面转移清单和重点人群(孤寡老人、残障人员、困境儿童等)“一户一策”。 | 风险区受影响人员清单;人员梯次转移方案 | 应急消防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 | 2025年5月上旬 |
(19)区级有1个可安置500人以上的避灾安置场所,街道组织村(社区)在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附近安全区域设置紧急避险点。 | 避灾安置清单(区、镇级);紧急避险点清单 | 应急消防管理站、城市建设办公室 | 2025年6月下旬 | ||
(20)村(社区)掌握辖区受影响人员底数,熟悉人员转移方案,协助落实人员转移避灾和避灾安置场所管理。 | 村级一本通(含转移人员清单);培训或抽查记录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5月上旬 | ||
三 | 预警响应网 | ||||
8 | 预案方案 | (21)街道定期修订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编制更新防汛防台工作手册和指挥要素图。 | 路南街道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路南街道防汛防台工作手册;路南街道指挥要素图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5月中旬 |
(22)街道每年组织1次以险情先期处置、人员转移避灾、群众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的防汛应急演练。 | 路南街道防汛演练方案、演练通知、演练总结、演练签到、演练照片等 | 2025年6月中旬 | |||
(23)街道组织村(社区)汛前更新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并在村(社区)醒目位置公布。 | 通过基层防汛系统生成村级防汛形势图,并落实更新及张贴 | 2025年4月中旬 | |||
(24)有风险区的村(社区)每年组织1次以人员转移避灾等为主要内容的防汛桌面推演或现场演练。 | 风险区所在村组织演练的通知、演练签到、演练照片等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6月中旬 | ||
9 | 监测预警 | (25)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共享行业部门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公安、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应急、气象等部门视频资源,鼓励增加高空瞭望监控设施。 | 雨量站、自动监测设施设备分布清单,责任人、照片,监测成果等相关资料 | 应急消防管理站、综合信息指挥室、城市建设办公室、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农办)、路南派出所 | 2025年6月下旬 |
(26)街道建立防汛责任人、高风险区受影响人员两张预警对象清单,健全预警信息分级分类传递机制,明确在不同预警等级下的预警责任人、预警对象、传递方式、时限要求。 | 建立预警信息分级分类传递机制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5月下旬 | ||
(27)街道参照“135”预警叫应,建立直达村(社区)的高等级预警叫应叫醒机制,明确叫应对象、叫应内容、反馈要求;鼓励应用数字化平台、人工智能等科技和信息技术实施叫应叫醒;有条件的实现监测预警信息通过应急广播自动发布。 | 建立高等级预警叫应叫醒机制;叫应叫醒的记录截图;应急广播发布预警信息照片等 | ||||
(28)村(社区)共享监测预警信息,建立钉钉、微信群等信息传递渠道,紧急情况下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方式传递到户到人。 | 钉钉、微信群记录截图;手摇报警器、铜锣传递照片等 | 2025年6月下旬 | |||
10 | 自主响应 | (29)街道建立健全镇村预警响应联动工作机制,优化调整为Ⅲ级、Ⅱ级、Ⅰ级响应,细化启动流程,遇短临强降雨等突发情况可通过浙政钉、微信群等快速自主启动应急响应。 | 建立街道村(社区)预警响应联动工作机制 | 2025年5月下旬 | |
(30)村(社区)明确准备阶段(对应Ⅱ级响应,包含预警到户、风险排查、人员转移、物资前置等)、应急阶段(对应Ⅰ级响应,即应转尽转、避灾抢险、应急救援等)两个对应措施;群众转移时做到“5要带、4必走、3不回” | 村级一本通 | ||||
四 | 抢险救援网 | ||||
11 | 抢险队伍 | (31)街道统一指挥调度街道综合救援队伍,应急消防管理站负责街道综合救援队伍日常管理。 | 抢险队伍名单,与平台导出一致,出任务相关记录 | 应急消防管理站、党建综合办公室(武装)
| 2025年5月下旬
|
(32)街道综合救援队伍每年开展队伍整组,落实队伍、装备动态编组管理。 | 镇(街道)综合救援队队伍名单 | ||||
(33)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汛前开展1次装备点检、人员整组,以及不少于1周的专业训练,汛期重点围绕“学理论、练指挥、练协同、练技能、练作风”每月开展2次防汛专项训练。 | 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清单及照片;训练计划;培训记录;训练记录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4月完成并持续 | ||
(34)鼓励街道建立相邻镇(街道)互帮互救机制,与社会应急力量签订救援协议。 | 健立相邻街道村(社区)互帮互助互援机制;社会应急力量签订协议 | ||||
12 | 物资储备 | (35)街道按照《浙江省应急物资储备参考标准(试行)》要求和辖区实际储备应急物资并做好管理维护;多灾易灾街道配备卫星电话配套组件、无人机、应急照明平台等必要装备。 | 包括各储备点物资清单,责任人、管理制度、物资设施照片、出入库记录、物资维护记录、物资照片等 | 2025年6月下旬并持续 | |
(36)多灾易灾村(社区)在“三大件”“四小件”全覆盖基础上,掌握挖机等大型抢险机械资源;村(社区)汛期卫星电话抽查回拨率100%。 | 多灾易灾村物资清单;大型机械协议;卫星电话抽查记录 | 应急消防管理站、城市建设办公室 | 2025年5月中旬并持续 | ||
五 | 运行保障网 | ||||
13 | 宣传培训 | (37)街道制定宣传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开展防汛责任人、风险区群众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自救互救应知应会宣传;组织开展基层防汛责任人岗位培训,落实新任基层防汛责任人“防汛第一课”。 | 宣传培训方案;宣传资料、宣传照片;培训制度、计划、内容、签到、照片等等 | 应急消防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党建综合办公室(宣传) | 2025年6月下旬 |
(38)村(社区)配合开展防汛防台宣传,将宣传册、明白卡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到人,鼓励将防汛防台宣传纳入“村规民约”。 | 村规民约;宣传册、明白卡等宣传资料、发放照片等 | 应急消防管理站 | 2025年6月下旬 | ||
14 | 激励机制 | (39)鼓励各地建立防汛网格责任人报酬和抢险救援人员工伤、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机制。 | 网格责任人报酬清单或截图;保险单; | 综合信息指挥室、应急消防管理站 | |
(40)对发现重大隐患、提前转移人员避免伤亡、避免重大财产损失等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 奖励证明材料 | 综合信息指挥室 | 2025年10月下旬 |
路桥区人民政府路南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5年3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