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045957992607/2025-16564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公开日期: | 2025-05-19 |
有效性 | 文件编号 |
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2025年4月份行情分析
一、综述
据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监测,本月总销量为8252吨,其中籼米类销量占22.79%,粳米类销量占40.92%,面粉类销量占27.70%,油脂类销量占3.16%,目前粮食市场总体库存为6080吨。
二、4月份市场运作、价格与分析及预测
(以下为市场4月份各监测代表品种实际价格,单位:元/公斤,仅供参考)
日期 | 晚籼米 | 粳米 | 糯米 | 面粉 | 豆色拉油 | |
叶贵 | 本地米 | 江南人家 | 珍珠 | 五得利 | 元宝 | |
4月初 | 4.56 | 4.20 | 4.55 | 5.10 | 3.55 | 9.24 |
4月中 | 4.55 | 4.18 | 4.55 | 5.00 | 3.53 | 9.13 |
4月底 | 4.60 | 4.15 | 4.55 | 5.00 | 3.52 | 9.02 |
1、 大米类
4月国家组织开展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交易,每周挂拍60万吨左右,市场陈粮供应也随之增加。但陈粮中优质品种相对较少,对优质大米市场供应影响有限,其价格也较为坚挺。综上所述当前市场预期稻谷供给充足,受到消费淡季、餐饮业恢复缓慢以及大米加工厂内卷逐渐严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米企平价销售大米逐渐困难,甚至在部分地区价格逐渐走弱。以致于仍有低于成本价格的大米在市场上流传。因此在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现货大米价格上涨乏力,多地米价以稳为主。此外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稻谷连续多年丰产,2024年总产量达到2.13亿吨,远超国内需求,从而导致加工企业议价能力弱,稻谷成本难以向下游传导。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加上国内稻米价格在国际上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以至于国内轮出数量巨大,市场恐慌情绪尚存,大米企业和贸易商不敢大量采购。综上所述,当前稻强米弱的格局依然形成并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本月在市场销售的普通籼米批发价格在4.15左右,优质籼米批发价格在4.47元/公斤左右。本市场销售的粳米以江苏、东北产的为主,东北产的普通粳米价格在4.50-5.50元/公斤之间,价格更高的优质粳米均价在10.60元/公斤左右,江苏产的粳米价位在4.60元/公斤左右。
2025年4月籼米全月累计购进1782吨,共销售1881吨,目前库存1923吨;粳米全月累计购进3176吨,共销售3377吨,目前库存2155吨;糯米全月累计购进337吨,共销售261吨,库存378吨。
2、 面粉类
本市场4月份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特一面粉价格维持在3.40-3.52元/公斤之间。特二面粉平均价格维持在3.17-3.20元/公斤之间。
本月上旬,除江南北部、江汉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偏多外,河南、安徽、陕西等部分地区小麦种植地出现中度以上干旱。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北方冬麦区降水依旧偏少。由于降雨稀少,陕西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西部等地土壤缺墒情况或将持续加重。未来新季小麦产量受旱情影响,预计出现减产状况。因此近期小麦价格持续走强。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余粮越来越少,持粮主体惜售心理愈加强烈。进入4月中旬,小麦价格开始因干旱等因素上涨,政策粮投放压力减弱。政策粮投放逐渐转向,对麦价形成支撑,进而对面粉价格也产生影响。
此外中美关税摩擦持续升级导致豆粕价格大幅上涨,饲料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使用性价比更高的麸皮,使得麸皮等副产品价格上涨。麸皮价格上涨间接增加了加工企业对加工小麦的需求,因为面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麸皮能带来更好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面粉企业的加工利润。麸皮价格上涨使得面粉企业在小麦采购上更有积极性,对小麦价格形成支撑,进而影响面粉价格。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关系也影响着面粉行情。3 - 4月国内小麦、玉米价差处于170 - 230元/吨之间,价差在此区间内有缩小趋势。虽部分地区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已在100元/吨之内,具有替代优势,但小麦替代尚未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形成规模效应,对小麦价格支撑有限。一旦小麦与玉米价差缩小到一定程度,小麦的饲用需求可能增加,从而影响小麦市场供需,进一步波及面粉市场。2025年4月全月累计购进2229吨,共销售2286吨,目前库存987吨。
3、 油脂类
4月转基因类豆油现货平均价格在9160元/吨左右。一级菜油现货价格每吨在12910元/吨左右。
进入4月以来中美贸易关系愈发紧张,关税成为双方博弈的重要手段。4月3日凌晨,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加征更高税率,其中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叠加2月美国连续两次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此次关税额度已达54%。面对美国的贸易挑衅,中国迅速做出反制措施,于4月4日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由于3月份中国已经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大豆的关税提高到44% 。随后,关税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达125%的关税,中国也毫不示弱,将部分美国进口商品税率提高至84%甚至更高。这些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使得国内食用油市场笼罩在高度不确定性之中。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中,豆油与大豆原料紧密相关,而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原料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达90%左右 。国际大豆价格以CBOT大豆价格为风向标,中美关税摩擦使得CBOT大豆价格波动剧烈。当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出口受阻,国际大豆市场供应格局改变。巴西虽成为我国头号大豆供应国,但关税引发的市场恐慌和贸易流向调整,使大豆进口成本上升。理论上,这将推动以大豆为原料的豆油生产成本增加,若成本完全转嫁,豆油价格必然上涨,以2018年贸易战为例,中国对美大豆加税,国内食用油价格短期上涨10% 。不过在今年4月,因国内豆油库存降至同期低位,在成本上涨预期和低库存支撑下,豆油价格在波动中获得一定支撑。但随着关税影响发酵及市场对后期供应担忧,价格后续有上涨压力。 2025年4月全月油脂累计购进451吨,销售447吨,目前库存637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