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04736873592R/2025-16658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公开日期: 2025-08-13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关于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61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8-13 10:34 访问次数: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率已达21.1%,路桥区老龄化率达到21.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老龄化与少子化双重趋势的叠加影响下,“一老一小”问题成为路桥区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短板愈发明显。而方林村的老龄化率更是高达33.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在台州市卫健委、路桥区卫健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建立了台州市康复医院方林医疗合作点和方林智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引入运动处方理念,通过定期体检、实时监测量化老年人身体健康数据,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干预,做到健康风控。同时提供远程义诊服务,让老人在家就能与三甲医院专家 “面对面” 交流,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下沉,有效缓解医疗机构压力,促使老人身体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医保支出“减负”。居家养老、集中护理、医养结合、智慧健康的新方式逐渐成为新趋势。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二、方林村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

(一)居家养老:贴心关怀到身边

方林村聚焦居家老人的健康需求,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医护人员会定期上门,开展量血压、测血糖等基础健康检查项目,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动态,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与用药建议。此外,为保障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获得援助,村里为老人配备紧急呼叫设备。老人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一键呼叫,服务中心便能迅速响应,确保救援第一时间到位。

(二)集中护理:专业照护有保障

方林村大力投入建设设施完备的护理中心,提供单人间、双人间等多元房型,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偏好。房间内无障碍设施、紧急呼叫系统一应俱全,全方位保障老人居住安全。护理团队由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从协助老人洗漱、进食、穿衣,到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全方位生活护理。同时,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比赛、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让老人在集体生活中感受温暖与关怀。

(三)医养结合:医疗养老两不误

方林村与台州市康复医院、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起成熟的医养结合模式。在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置医务室,专业医生和护士长期坐诊,方便老人日常诊疗。建立绿色就医通道,老人突发疾病需转诊时,可快速转入合作医院,大大缩短救治时间。医院专家还会定期到养老服务中心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普及健康知识,免费体检和疾病诊断,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慢性病老人,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真正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

(四)智慧健康:科技赋能享便捷

方林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建成方林智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该中心能实时监测老人心率、血压、睡眠等生理数据,并上传至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同时,创新性引入运动处方理念,通过定期健康体检、评估,实时监测老人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提前察觉疾病风险,并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进行干预。这一科学保健模式,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健康水平,还减轻了医保费用负担,为国家医保支出“减负”。

方林村通过在居家养老、集中护理、医养结合、智慧健康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成功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三、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1. 网络安全存隐患:智慧医养高度依赖数字化网络架构,然而,数据面临入侵风险,信息泄露隐患较大。计算机安全信息可能存在“漏洞”“后门”,且医务人员并非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如何在医养系统构建或人员架构层面加以改进,亟待深入探究。

2. 政策法规待完善:养老服务建设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待健全,难以对服务进行有效约束与规范。同时,社区养老服务缺乏长效运营机制,服务内容与质量难以契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3. 资金压力较突出:尽管政府在养老医疗领域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智慧医养所需资金不断增加,缺口逐渐扩大。养老行业收益不明显,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数字化发展增加了设备设施维护成本,后续可能面临运营资金短缺、技术资金不足、供应商配合困难等问题。

四、建议内容

(一)加大政府投入与资源下沉。政府在农村养老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一方面,重点建设居家养老、集中护理、医养结合机构,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让农村老人享受便捷高效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加快培养养老与医疗专业人才,提高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人才投身农村养老。

(二)完善政策法规与配套扶持。相关部门协同尽快出台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法规,明确各主体权责义务,规范服务标准流程,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多部门协同配合,确保政策落实。

(三)加强推广扶持与理念宣传。设立农村养老服务专项财政资金,鼓励乡村创新养老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新建或改造医养结合、运动健康的养老服务中心,扩大覆盖范围。此外,加强健康养老理念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氛围。

(四)推动科技创新与智慧医养。加快推进农村智慧医养服务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医疗、养老、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通过推广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平台、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等,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精准、个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养老服务是关系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老龄化挑战,建议各地积极借鉴方林村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共同构建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答复意见:

方中华代表:

你在路桥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居家养老、集中护理,医养结合、智慧健康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第061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截至2024年底,我区共有60岁以上老人约12万人,80岁以上老人约1.8万人,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农村地区由于老年人口多、基础设施较薄弱,短板更为明显。我们将吸收借鉴方林村的优秀经验,通过以下四方面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水平。

一、加大政府投入与资源下沉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根据《浙江省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起,我区开展老年人“光明”“口福”“营养改善”“失智老人关爱”和健康服务“智慧助老”五大行动,2022年-2024年共安排基层医疗改革补偿机制经费3.264亿元。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体系专项投入,重点支持养老设施建设、运营补贴、人员培训及高龄补贴发放等,2021年-2025年预算安排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含高龄补贴基金发放数)11245万元,其中2025年预算安排资金2926万元,五年年均增长5.6%。严格落实《台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试用)》,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均以成套为原则,套内建筑面积不低于项目住宅总建筑面积的3‰且最低不少于 50 平方米。2024年以来,移交居家养老服务用房14处,面积约3600㎡。

二是推进机构布局。全区共有5家医养结合机构(3家“养中设医”、2家“医中增养”),提供医疗床位1181张、养老床位792张,全年服务老年人超6800人次。2020年以来,我局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已建成康养联合体10家,实现镇(街道)全覆盖,促进康复和养老服务的融合。2024年,我区开展区社会福利中心国企化改革,由区社发集团进行提升改造,预计将于10月投入运营,未来康养城项目预计将于明年投入运营,届时将新增两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2023年起,开展老省心综合体建设,按照每平方米补贴2000元的建设标准,打造路桥街道古街社区、路北街道洋洪社区和银安社区、桐屿街道飞龙湖社区、新桥镇华章村以及横街镇云湖村老省心综合体6处,居家养老硬件得到较大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今年将继续在路南街道、路北街道、金清镇新建老省心综合体3家。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医护人员方面,2024年培训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医护人员85人次;护理人员方面,2020年至今,全区共培训护理员1830人,考出证书715人(其中初级证书219人,中级证书275人,高级221人)。2025年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86人。

二、完善政策法规与配套支持

一是完善服务政策。2023年,出台《路桥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实施方案(试行)》,选取辖区内适宜的服务中心(老省心综合体)和照料中心进行组团,采取统一招标或组织洽谈方式,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符合自身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组织)签约,委托其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含老省心综合体)和照料中心,为本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多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从运营经费中切出450万元的运营经费,出台《路桥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试行)》,打造路桥“老食好”助餐服务品牌,日均实现老年人助餐2500人次。

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2015年,我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完善抵押政策、完善土地供养政策、完成社区服务用房、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完成财政支持政策、落实投资权益政策和完善人才培训政策等举措。2024年根据《台州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实施细则》,对13名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岗位津贴3.8万元。

三是加强跨部门协同。以“七优享”工程为抓手,联合发改、财政、教育、卫健、农水等多个部门,扎实推进“老有康养”,通过加强养老服务供给、机制模式创新,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构建便捷化、多样化、智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实现“家门口的幸福养老”。

三、加强推广扶持与理念宣传

一是推动阵地融合。以老省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为载体,与区卫健局开展跨部门协作,引入“健省心”医体融合、“五高”共管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重管理,提高身体素质,减少肥胖发生率,降低慢性病等相关疾病风险,提升身体机能与生活质量,助力老年人从“被动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让老年人健康省时、省力、省钱、省心。

二是强化社区医养服务。2024年我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7.93万人(签约率94.31%),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评估、家庭病床等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社区照料中心签约合作全覆盖,定期开展巡诊、健康管理等服务。

三是加大理念宣传。在路北街道银安社区老省心综合体打造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让群众近距离接触体验适老化改造,了解众多适老化产品的性能和用途,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宣传阵地作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省心)每年开展四次讲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每年开展一次讲座。发挥老年电大指导作用,我区建有老年电大分校,全区共设53个教学点,聘请43位辅导老师,每周五、周六开展老年电大课程教学。

四、推动科技创新与智慧医养

一是应用养老服务“爱心卡”。“爱心卡”是浙江省创新推出的养老服务模式,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通过刷卡、刷脸、刷码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六助”服务(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并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助聊、助学等多元服务,实现“一卡通用、精准养老”。老年人可通过手机浙里办下单选择相应的养老服务。 目前已完成开卡老年人2.2万人,完成订单约1.8万单。

二是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转型。2022-2023年为20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备无感智能服务终端,具备智慧助餐、健康支持、无感监测等功能,进一步便捷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绩效。

三是推广应用智能监护设备。2023年,在对老年人进行能力综合评估基础上,综合考虑其身体健康状况、居家环境条件等因素,对适宜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以满足其安全便利生活条件、及时响应紧急异常情况为基本要求,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活动监测、智能分析、安全报警等智能化改造基本套件,并视情配备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感知类老年用品,2023年共完成完成家庭养老床位220张。2023-2024年期间,区消防救援大队连续两年为75周岁以上独居老年人安装智能联网火灾报警器,均纳入市民生实事项目。

感谢你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路桥区民政局   联系人:戴贤妙

联系电话:0576-82587121  邮  编:318000

台州市路桥区民政局

2025年7月11日

信息来源: 路桥区政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