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好托育|路桥说好“咿咿呀呀”语
省级试点区
作为省级婴幼儿托育服务试点区,路桥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社区嵌入式”新型托育服务模式——家庭托育点,打通托育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幼有所育”“幼有善育”需求。
目前,路桥区已建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54家,托位2713个,千人托位数达4.24个。
制定政策破解供给“难点”
在家庭托育点的活动室内
5名婴幼儿在托育老师带领下认知世界
走进路北街道路东社区的托育园,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都是为0-3岁婴幼儿量身设计的。地面、墙面、转角均安装防撞软垫等保护措施,保证婴幼儿安全活动。
“社区给我们免了房租,这让我们降低了不少支出,可以更好地回馈给社区的婴幼儿家庭。作为社区引进的托育机构,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托育的支持力度。”
——路桥区小鹤培家庭托育服务有限公司
负责人林晓梅
路桥区在全国率先研究起草家庭托育点登记办法和备案流程,制定出台家庭托育点登记和备案办法、家庭托育点卫生评价标准,明确登记管理、人员资质等12条制度规范,形成环境卫生情况、应急预案等9个方面量化评价标准。
继2022年上半年为小鹤培家庭托育点颁发全国首张合法登记的家庭托育服务营业执照和合规备案的家庭托育点托育牌照以来,路桥区已建成家庭托育点3家,接受6月-12月“小月龄”婴幼儿入托。
除了不断增加的家庭托育点,路桥区充分发挥社区基础优势,用活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阵地资源,以提供专属或共享固定室内场地的方式,完善家庭托育点周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基层公共空间。
“我们每月会邀请幼儿园老师、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讲解绘本故事、做手偶戏,并邀请医疗工作人员给家长们讲解如何科学养育,促进新手妈妈角色适应。”
——路桥街道古街社区“康宝”
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负责人阮萝啸
目前,路桥区已建设镇(街道)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分中心10家、村(居)“康宝”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25家。
多方合力家长托得放心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能够与大人进行言语交流,如大人与宝宝面对面聊天时,宝宝也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路桥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儿
保科主任王金慧
王金慧一边检查给6个月的婴幼儿进行体检,一边耐心细致地给进修的保育员进行现场教学。
为了让更多家长托得起、放心托,路桥区积极构建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从师资力量、医疗服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托育服务内容。
“路桥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与培训学校合作,培育专业托育人才,加强婴幼儿跌倒伤、烧烫伤、异物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路桥区卫生健康局人口家庭与妇幼健康科
负责人阮蓉霞
路桥区共有2780余人参加培训,326人获得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托育机构实现从业人员100%持证上岗,最大程度保障婴幼儿安心照护。
医育结合模式
新时代托育服务路径的有力探索之一
▼
路桥区组织育儿专家下沉入“点”,将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至家庭托育点,入托幼儿不出小区即可享受风险筛查、儿童眼视力保健等服务项目,健全“医育结合”服务体系。
目前,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路桥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先后派出120人次专家团队及健康指导员,为家庭托育点提供相关医护服务。
路桥区在全省率先
建立托育机构备案提前介入机制
在建设前期,对有意向建设托育机构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指导,对周边环境、使用面积、户外场地等现场评估。
在运营时期,建立“举办者自查+职能部门定期巡查”的综合监管体系,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消防、饮食、用药安全等方面的现场检查,指导机构落实规范要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