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法治路桥 > 法治政府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31004730293685J/2024-16485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公安分局 公开日期: 2024-12-20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4-12-20 11:40 访问次数:

2024年以来,路桥公安分局公安法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贯彻落实省厅《深化法治公安建设二十条举措》要求,以法治公安建设为目标,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面提升全区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能力建设,确保执法规范。1.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多角度、多层次、全链条整治执法顽瘴痼疾,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制定出台《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2.党委高位统筹。将法治公安作为“一把手”工程,研究制定执法责任体系实施办法,从执法主体、依法履职、执法监督、执法保障四方面细化明确每个层级、每个警种、每个环节的执法责任。成立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季召开例会,研究执法制度建设、执法质量考评、重要执法决策、重大敏感案事件等事项,压实各成员单位责任。每年召开法治公安建设会议,每季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法治公安议题,并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法律风险评估、执行评价机制,促进公安机关执法权力运行更加科学、规范、高效。3.开展学法活动。全面建立实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定期召开党委会、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会议、公安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会议,听取公安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公安法治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党委落实《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党委学习法律政策制度》,每月开展一次法律政策学习。2024年无行政复议纠错、行政诉讼案件被撤销或确认违法。

(二)聚焦建章立制,强化责任落实。1.健全整体架构。建立“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所队执法管理室”构成的“1+1+11”责任层级和由“办案民警、办案单位法制员、办案单位领导”三个审核层级和“法制审核人、局领导”两个监督层级,打造主体明确、层次分明、高效协同的责任链条。2.构建制度机制。修订《执法办案正向赋分激励办法》,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若干措施》、《规范案件审核审批的工作规定》、《关于推进行政案件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办理实施方案》等6项规定,构建以质效考评为核心的执法评估体系。3.落实执法责任。制定鱼骨图、流程图“两图”,中层领导包案履职表、晾晒表“两表”,提示单、交办单、督办单“三单”,建立“日清、周结、月通报、季总结”制度,清单化、项目化推动各项执法责任落实落细,实现执法监督管理全流程、全周期。

(三)健全改革机制,提高执法质量。1.推进“办案一件事”改革。针对负案在逃人员漏管失控造成案件难以办结、民警存在执法风险的难题,研发负案在逃人员精密智控场景模块,实现“一网管理、一键布控、一站预警、全省查控”。截至目前,累计布控1497人,抓获243人。该系统12月19日已实现全省推广。2.深化“最多跑一地”理念。为解决该受立案不受立案和推诿扯皮现象,建立接报案大厅,设置接报案窗口、安企服务窗口、信访窗口和法律咨询窗口,为群众提供接报案登记、服务企业、信访救济、律师咨询等业务,相关业务警种和公职律师按需入驻。3.实施“减负基层一件事”举措。一是推行简案快办。为解决民众进办案区抵触心理,快速办理罚款类案件,减负基层民警,出台《行政案件快速办理工作规定》,推行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挑选路桥所、路北所作为试点,目前两个派出所行政案件快速办理区正在硬件建设之中,后续完善机制后,准备全区推广。二是出台见证人误工补助措施。率先出台《见证人误工补助规定》,以误工补助形式解决见证人、未成年合适成年人、翻译员等诉讼参与人难找、虚假见证的问题,今年以来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看守所共提供644次见证人服务。


(四)强化专项行动,创造善治环境。1.弱势群体保护行动。针对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剧增,重新犯罪率高发的情况,全省首创未成年警务队,公安、妇联牵头联动28个部门建立一体化快速联动响应机制,纵向构建一站式未成年人工作室、“翼·同护”联勤工作室等三级阵地,统筹开展案件办理、帮扶矫治、权益保护、违法犯罪预防等工作,会同检法等六部门制定“一站式”办案机制,全链条构建未成年保护体系,干预矫治并成功转化近400名严重不良未成年人,路桥试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总量同比下降22.5%,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再犯率降至4.8%,同比下降14.7%。2.规范执法便民行动。建立全域案件一地受理中心和10个案件受理室,压实首接责任制,确保群众报案“最多跑一次”。以“枫桥式联勤工作站”创建为抓手,在联勤工作站增设“法律服务点”,通过“送法上门”开展法律宣讲、教育培训,主动为辖区群众释法纾困、排忧解难。3.执法风险防控行动。堵塞行政拘留未执行监管漏洞,建立法制、法医协同审核监督机制,防止出现错误或虚假诊断建议,联合区检察院定期监督,及时信息公开,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情况发生。

(五)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法治意识。始终坚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线上策划多个防范视频,主题包含防溺水、禁毒、平安出行多方面,利用“广告”“短剧”等多种形式,不断发出普法“声音”,举办线下直播,内容覆盖反诈、交通安全等内容,观看人数场均超2万人次,在社会面持续保持路桥公安宣传热度,让群众听得见;线下针对学生、企业员工等多类群体,举办路桥公安“少年警校”暑期夏令营、“邻里节说安全”等活动,并组织警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夏季行动平安宣防”“开学第一课”“反诈课堂”等,在街面、商城、店铺等显而易见的地方,设置平安宣防标语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放,确保安全防范“保护网”覆盖全辖区,让群众看得见。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路桥公安法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路桥法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部分不足,一是执法理念有待加强,部分民警离法治新标准、新要求存在一定距离,二是执法主体能力下降,缺少发现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品牌效应不够,亮点固化提炼不够,没有能在市里叫得响的项目。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分局全体民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之以恒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武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公安工作。

(二)提升智能监督水平。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创国标为契机,推进人脸、步态识别等“AI+”应用,应用“服务基层一件事”终端设备,智能预警异常行为及执法风险;拓展负案在逃系统应用场景到公安办案区,多跨到法院失信人员、司法社区矫正人员、街道社区戒毒人员;探索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人员积分制管理。

(三)确保制度落地见效。为确保《关于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若干措施》制度落地,法制周值班领导每日对办案单位上报的案件进行抽查,对该取证未取证等一些在审核过程中明显能够发现或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指出的,以及指出问题后却未跟踪落实到位的,追究包案、审核领导的责任,倒逼中层领导实质性阅卷。

(四)提升执法主体能力。组织刑侦、治安、经侦、预审等警种,针对取证、审讯等领域对派出所民警开展实战化教学。优化执法质效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的刻画执法单位、民警的执法画像,法律服务团队每月针对新民警、法制员、中层领导和重点落后人员开展系统实操、审核能力等方面比武竞赛,提高办案单位执法主体能力。

(五)强化普法宣传。深化“邻家警察”品牌形象。以“邻家警察”为原型和根本理念,利用具有“亲民”“智能”概念的路桥公安形象IP,全面提升品牌亲和力;持续推出“邻家警察”好故事、好典型系列,配套制作视频和海报,保持品牌持续输出。

信息来源: 区公安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