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04730293685J/2024-1648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公安分局 公开日期: 2024-12-26
有效性 文件编号

路桥公安这项工作,全省最佳!

发布日期:2024-12-26 16:34 访问次数: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

路桥公安分局有一个案例

成功入选

创新“翼·同护”治理模式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多元共护体系

近年来,路桥公安紧密结合自身职能优势,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校园安全问题,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突破口,深化运用“四多六化两力”,创新建立“翼·同护”联勤工作室,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共治“路桥样板”。自“翼·同护”联勤工作室开设以来,涉校矛盾纠纷化解率100%,校园重大恶性案事件及溺水亡人事故保持零发生。

11.jpg

强化多方协同 形成工作合力

用爱心、细心、耐心、齐心、恒心等“五心”围绕未成年人做未成年人安全守护、健康守护、教育守护、权益守护、环境守护等“五护”,墙面上的工作理念,明亮温馨的布置……

12.jpg

“目前,全区我们已建立11家‘翼·同护’联勤工作室,包括公安在内,工作室有社工部、教育等28个部门共建运转,我们将资源整合进行功能归并,制定‘风险、任务、职责’三张清单,建立动态排查、预警通报、会商共议、联动响应、综合督导等机制,每个部门确定联络员并按需入驻,有效开展未成年人‘一站式’问询以及心理干预等工作,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路桥公安分局未成年人警务队负责人沈涛介绍道。同时路桥公安加强社会面法治宣传教育,全区已打造15家“社区警校”,以此为平台打造警示教育基地,组建律师、家庭教育师为班底的讲师团,定期会同属地开展VR沉浸式宣教、少年警校、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法治“种子”根植青少年心中。

13.jpg

建立守护体系 构筑安心校园

头戴防暴头盔、手持防护盾牌、钢叉的保安员,穿着醒目志愿者马甲的志愿者,手中挥动“停”字提示牌的值班老师,指挥车辆有序通行的交警,一旁红蓝警灯闪烁的警车,学校门口这情景俨然已成为上下学时段“标配”。路桥公安依托“翼·同护”联勤工作室,推动学校建立涵盖岗位设置、力量配置、装备配备、交通疏导、事件处置五大要素的“护学岗”标准化工作指引,构建公安+交警+镇街干部+网格员+校园保安+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七员一体护学岗”模式。同时校外加强对全区“纹身店”“烟酒店”“彩票商店”“网吧”等九大重点领域除险清患,组织多个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有效维护校园及周边良好秩序,截至目前共停业整顿行业场所39家。

14.jpg

全程链路跟进 全力护航成长

“你们放心,我会在学校好好学习的。”见到“亲职教育官”,小强(化名)敞开心扉,表示自己已经调整好,做好了重返校园的准备。

十五岁的小强正是初二学生,平时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流交往,其父亲与他沟通较少且脾气急躁,时常其父会对其动手,小强萌生不想去学校辍学的想法。“翼·同护”联勤工作室了解情况后,依托亲职教育数字化平台,联动妇联指派亲职教育官介入,针对小强的情况制定专属帮教方案,多次走访小强家庭,多方位沟通疏导小强父母教育理念,缓和父母与小强之间亲子关系,通过亲职教育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小强逐渐放下心理包袱。经回访,如今小强已回到校园正常学习,更得到了较好的父子关系。

15.jpg

“翼·同护”联勤工作室对全区家庭教育缺失或存在教育懈怠、不当等监护人信息,联动妇联指派亲职教育官进行流转通知、全过程跟踪回访,教育过程和成效全链记录留痕,压实监护主体责任,提升监护能力。去年以来共累计帮助修复亲子关系99起,共形成亲职教育报告176份。

路桥公安未成年人警务队,依托校内“翼·同护”联勤工作室,围绕严重不良行为、严重心理疾病、长期遭受家暴等七类情形,建立重点关爱对象数据库,实行“出入库”管理,并将信息脱密流转至属地及对应部门,组建“1+1+X+Y”帮扶小组,建立定期会商、过程评估等机制,提供全程同步、专人跟踪、一案到底的服务,将特殊、优先、全面保护理念贯穿在案件办理及案后延伸工作全过程,持续对未成年人人格、情感、安全提供全方位司法保护。

16.jpg

“孩子就是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持续延伸公安职能,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行为帮教,从惩治犯罪向预防犯罪延伸。同时,加大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力度,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强化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以‘一个不漏’的态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路桥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大队长徐愿源表示。


信息来源:区公安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