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04725886830K/2025-0017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金清镇 | 公开日期: | 2025-01-20 |
有效性 | 文件编号 |
金清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内生蝶变”,高质发展蹄疾步稳。聚力优化产业结构。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标准覆盖率达100%,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市级研发中心3家,申报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建5G基站8家,金龙申报省级5G全连接工厂,铃本机电签约华为云ERP项目,普兰卡荣获全省轩具领域首张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等级证书。聚力强化项目攻坚。全年开工入库项目30个,总投资约18.19亿元。路桥至永嘉公路路桥白沙至上盟段工程完成全部政策处理工作。成功招引白沙数字渔耕融合产业园、黄礁海洋生态养殖项目,白沙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投产使用,黄琅智慧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加速推进,黄琅11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现代农业迸发新活力。聚力重塑发展空间。用时仅五个月,顺利完成下梁40亩、金丰33亩、恒金产业园以南133亩土地征收,十塘中心河以西85亩、黄琅加油站5亩公开出让,金清大道以北、二条河以西120亩启动征迁。聚力提升营商环境。高效处理涉企诉求,已办结企业诉求175件,好评率100%,上报经典案例7个。被列入省工商联推进亲清政商关系实践探索乡镇,“1187助企百晓”工作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坚持重点人才和人才项目“双招双引”,申报“500精英”创业人才项目7个,入选高级人才项目2个,新落地高级人才项目1个。申报国家重点人才项目5名,入选2名。申报数和入选数均居全区第一。
(二)锚定“品质城镇”,城乡面貌多维焕新。全域美丽大突破。现代化美丽城镇规划方案通过评审,海峰市级美丽乡村完成验收。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分档奖补激励机制,整改问题点位8000余处,清理垃圾450吨以上。五水共治大优化。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双提标”工程建设,取缔生活污水终端32个。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路桥区七条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与流域系统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国控金清新闸断面水质首次实现年均Ⅲ类。土地整治大提速。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建设用地复垦60亩、耕地功能恢复336亩,摸排两非整治地块105亩。高标准落实卫片执法整改工作,开展卫片执法172宗,涉及面积约300亩。
(三)深耕“服务沃土”,民生福祉厚植增优。探索共富路径。顺利完成“村村百万”目标任务,经营性收入70万元以上的村达41个,占比97.6%。圆满解决21村集体留地遗留问题。探索实施党建引领“朝夕相伴”双龄共养行动,建成金清港社区、联星“心连星”双龄共养服务综合体。全年新建工坊4家,获评区三星共富工坊2家,可吸纳劳动力约500人。加快功能配套。聚焦“一老一小”,新增老年食堂2家,老年助餐点5个,推动困难老人、困难儿童生活设施改造22户。区二院改扩建工程完成主体建设,新增床位212张。先锋生活广场开业重装开业,“同心之家”“桑梓记忆馆”开工建设,路桥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金清镇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提升社会保障。全年发放临时救济金18万元,救助困境儿童29人,救助孤儿2人,救助低保儿童45人。实施困难家庭善居工程改造22户,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补贴135户51万元,新增四星级残疾人之家1个。农业农村部到联星村调研养老助餐工作。
(四)筑牢“安全防线”,社会稳定根基稳固。安全生产强保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场所12034家,整改隐患7265处,建成集中充停场所382处、充电口29307个,燃气金属管换装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渔业“春雷行动2024”,共检查渔船900多艘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500多条,打击拆解“三无”船舶47艘。矛盾化解促和谐。累计接待群众6200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05起。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65起,涉及金额935.77万元,受理劳动仲裁155起,涉及金额1083.9万元。稳妥处置伊芙莱、亚滕欠薪事件,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连续两月信访工作综合成效位列全市前十,成功化解林家村长达22年的信访历史遗留问题。智慧治理赋新能。深入实施“港城善治”,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383起。全年受理流转非警务警情各类事件1778起,有效分流1168起,调处完成1168起。金清“三姐妹”禁毒社工工作室被授予市禁毒工作室称号。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火力全开兴产业,激发经济新活力。争分夺秒拼项目。紧盯在谈项目,持续对接、加快攻坚,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构建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确保重点项目按时按质推进。加速推进黄琅智慧农业科技园、白沙数字渔耕融合产业园2个现代农业项目,加快启动黄琅11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黄礁海洋生态养殖休闲项目,打造海产品及设施蔬菜、特色瓜果、优质稻米“一主三辅”特色产业,激活海滨渔耕核心竞争力。内生蝶变挖优势。把破解空间制约作为最关键任务,纵深推进下梁40亩、恒金产业园以南160亩、金清大道以北、二条河以西120亩做地进度,为项目发展腾出空间。深入开展低效用地再整治行动,聚焦成片开发和大宗地块改造提升,坚持以整治促整合、以盘活拓空间、以嫁接增活力,全面推动“存量”转型换“增量”发展。聚力创新谋突破。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加速打造小微企业园创新平台,积极链接优质科创资源,打造“龙头链主+专精特新”协同发展的企业矩阵,推进安露、实日、劳伦斯等企业“规改股”、“股上市”,加快金浪、科马、普兰卡、华和重工等辖区优质企业转型升级、聚势发展。力争全年规上企业研发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小升规”10家以上。
二是全力以赴促融合,催生城乡新合力。一体化完善基础设施。统筹G637国道、金清大道提升工程(疏港大道至二条河段)、环西二路北延等路网设施,实现十塘中心路全线通车,推动城市路网有机更新。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为抓手,一体推进客运中心二期、桑梓馆、公交场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安置公寓等一批强牵引力城市项目。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续建区二院二期项目,新改扩建村级医疗机构。常态化做靓人居环境。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后半篇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战,攻坚防违控违,深化“五水共治”,加快“污水零直排”提质扩面,全面巩固治水成效,力争金清大港国控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严格按照考评办法,执行每月定期自查、反馈和整改机制,完善日巡查机制、周反馈机制,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性。特色化提升城镇风貌。围绕“海湾仙礁”县域风貌区省级试点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依托山、海、港资源,提升黄礁岛、龙泰灯塔、小普陀等点位知名度,打造东部滨海休闲旅游聚集地,全面扩大“高升时间”文旅IP影响力,串联西部现代田园景观与东部滨海风光,全力打造兼具“文旅+文创+科创”属性的“1号公路”中段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是同舟共济优服务,增进民生幸福力。全力守好民生底线。全面部署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台州利民保参保工作,优化村社医保经办服务水平,用好医保地图服务系统,实现下放的25项医保高频事项就近办。加强对困难群众的针对性保障救助,做好残疾人入户访视、新增就业、辅具发放及补助、残疾人之家运营工作,持续筑牢织密民生保障网。优质提升服务效能。实施公共服务提优行动,建成镇级“老省心”综合体,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居家养老送餐服务,整合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和社区闲置低效国有资产,发展优质小微托育机构。补齐教育短板,加快推进金清三中食堂、下梁小学综合楼、公办幼儿园等项目进度,以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为牵引,积极引育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一批骨干教师,辐射带动梯次化建设高层次教师队伍。加快区二院二级甲等医院等级创建工作,通过建立健康驿站、全科签约等形式,充分挖掘医疗资源优势。协同筑牢共富根基。打好“村村百万”提质升级组合拳,挖“存量”效益、抢政策红利、强项目牵引,确保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稳定在100万元以上,力争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70万元以上。深入实施共富“禾伙人”计划,打造“五师“队伍,开设“五业”培训,力争孵化新农人50名以上,放大“共富工坊”乘数效应,培育一批特色星级共富工坊,推动乡村发展空间再造、产业重塑、活力提升。
四是久久为功保安全,筑牢发展守护力。预防为先守红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社会风险源头防控,做到一般矛盾当场解决,重点纠纷限时限人解决,复杂矛盾联合解决。持续推进“民转刑”工作,将异常人员、涉毒人员排查管控作为重点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聚焦消防安全、道路交通、渔业安全等八大重点领域,深化落实渔业安全“四化两制一通报”、信访维稳“定人包案”等工作机制,督促各村社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系统布局强基层。迭代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以镇综合信息指挥室为平台,统筹推进全镇共享法庭和品牌调解室建设,强化运行监测分析、矛盾调处统筹、指挥集成调度等功能,实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排查化解,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回应解决,非警务类警情第一时间分流处置,争创市三星级综合信息指挥室。智能引领提治能。夯实智治体系,适配构建全镇“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工作场景。深入开展“平安港城”五联共治行动,聚焦安全领域,优化涉海涉渔、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精密智控网络,联动镇村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推进基层智治精准落实、精细管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