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中心小学

发布日期:2025-04-16 10:36 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中心小学法定代表人朱凌波
住所  路桥区横街镇沿河北路16号
开办资金(万元)3609.15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623.99期末数(万元)3529.10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04472710780H举办单位台州市路桥区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五育融合守初心,全面发展落实处。全体横小人砥砺深耕,履践致远,我们励精图治,守正创新;我们凝心聚智,众志成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坚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的高品质教育为宗旨,围绕“朵朵葵花向阳开颗颗童心放光彩”的学校办学理念,以“六年影响一生,习惯改变人生”为校训,以培养“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向阳少年为办学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之中,抓实发展基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化课程、课堂、活动育人改革和五育共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适应新时代,主动作为,“行走德育”有力有效1.构建德育品牌,形成全员育人体系(1)构建德育管理体系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学校非常重视构建德育管理体系: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德育管理机制,建立了校长一分管副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的层级管理机制;二是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全员参与德育工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之中,贯穿在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2)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加强德育制度保障。根据德育管理要求,依据《中小学德育指南》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正副班主任工作职责》等内容。(3)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办学品位。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德育、安全氛围,在精心组织筹划下,布置问问墙、夸夸墙,安全馆外添加交警、班队、安全课等各式安全教育图文,连廊处增加名人名言,一年级教学楼楼梯处增设生活育人目标,将德育知识渗透其中,极大提升了学校形象和办学品位。2.抓实德育常规,巩固德育工作基础(1)规范班级管理,争创文明先进班级:加强班级工作的考核,细化文明班级评比条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十好”(行好礼、说好话、扫好地、读好书、写好字、排好队、走好路、做好操、吃好饭、上好课),通过“一月一礼”活动不断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坚持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与班主任考评相结合: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涉及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班主任需精心、细心、耐心,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文明监督岗的检查员需坚持将每日的评分材料及时汇总和公布,确保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3)加强卫生常规管理,确保校园整洁安全:强化卫生检查和保洁力度,严格落实德育管理制度,注重学生的仪容仪表、红领巾佩戴、迟到早退、零食管理、卫生保洁、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放学路队和安全教育等,确保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4)持续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整个学期,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晨会、班队会等形式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法制、交通、消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健全安全各种制度及防范应急预案,做到对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及时到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每学期至少开展学初、学中、学末三次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学校各种安全隐患。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和安全演练,有效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由值日人员加保安的课间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像欺凌、打架等突发安全事件和隐形安全问题。3.坚持五育并举,落实活动育人方式(1)组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根据每月的德育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九月份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如手工制作月饼;十月份开展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我爱我的祖国”德育实践活动;十一月份组织“消防安全月”活动,开展消防演练和消防知识宣讲;十二月份结合法治宣传日,组织“学习宪法”各类活动。(2)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开展主题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的光辉历程,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学校举办“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讲述,分享个人与家庭在国家发展中的变化和成长故事。4.注重家校融合,营造高效育人氛围(1)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共育合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如“家庭德育讲座”“家长志愿者活动”等,共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2)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增强家校育人合力:召开家长会,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针对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关爱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3)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校园烧烤活动,孩子们在烧烤中感受班级凝聚力,体会家长呵护力,家长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及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二、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构建高效课堂1.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为了打造一支更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努力唤醒教师的职业热忱和创新力,激发和引导教师拥有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学术力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职业成就持续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把每一个教师引上教育教学研究之路,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有较强工作能力、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教育工作者。(1)立足课堂强教学。学校注重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堂教学比赛、业务培训、公开课研讨、随堂课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师研修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乡村好课评比中,尚海阳、朱黎霞、陈芳芳获市二等奖;陈腾、潘敏仙获三等奖。林菊丽的《沙滩上的童话》一课入选浙江省精品课例。在台州市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优秀课例评比中,吴宇涛获市一等奖。在路桥区作业设计比赛比赛中,陶慧芬获区二等奖,郑潇潇、应玉娟、余晶喜获区三等奖。在路桥区区教师技能比赛中,应谭、谢能能、尚海阳获区二等奖,王羽婷获三等奖。学校确立“让每一位青年老师有归属感,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发展道路”作为培训理念,成立啃读坊,举办教师阅读活动,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素养。(2)立足双减强教研。学校全面落实“双减”精神,着眼于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按“年龄、成长阶段,本人成长规划”等打造“雁阵型”层级教研模式,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抓好不同层级教师培训为突破口,努力抱团前行。一学期来,组织了9次校本培训活动,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校本培训实施效能。学校积极承办路桥区“大单元统整下的小学数学教学”8学时培训。我校缪雪萍被评为区名师、潘敏仙、陈芳芳、梁雅群、章亚妮被评为区教坛新秀。(3)立足成长强科研。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重视课题、论文的指导和管理。本学期,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2024年度,我校省市区级课题结题、立项共24个。结题14个:省级1个,市级7个,区级3个;立项10个:市级3个,区级7个。2024年度,我校区级一等奖及以上论文、案例共19篇。论文12篇:省级1篇,市级3篇,区级8篇;案例7篇:市级5篇,区级2篇。2024年度,朱凌波书记在江苏镇江举办的“长三角中小学特色办学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中作《农村小学劳动项目化实践的探索》主旨报告。陈芳芳老师撰写的论文《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设探究》获浙江省教学论文三等奖。林菊丽老师撰写的案例《向阳教育:乡村小学校本课程构建的探索》获台州市乡村名校建设优秀实践案例一等奖。在第二十八届路桥区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阮丹红、王国兵获区一等奖,吴宇涛获区二等奖,余晶喜、尚海阳获区三等奖。2.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我校紧紧围绕办学理念,通过“推进项目化学习、构建活动课程体系、贴近儿童生活”的策略,以课程育人、以实践育人、以活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陶行知教学理念,把生命、生活和儿童在课程体系中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教学生态,让儿童获得真实、快乐的生活体验,被批准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1)推进劳动实践项目化。借助“小葵花劳动实践活动基地”,以“种植+”课程群为载体,把教育和劳动有机结合,以劳动为中心沟通科学文化知识,使活动基地成为师生的乐园。学校以一年十二月为序,选取其中一样农作物品耕种收获活动为主题开展项目化活动。本学期,组织了“柿”界真奇妙,只为“芋”见你等2项葵园农艺活动,助力学生锻炼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各年级每周安排1节课劳动课,落实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种类型10大任务群的相关教学要求。以“葵园”为阵地做好学生劳动教育,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及跨学科融合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鼓励教师开展项跨学科目化研究,形成大劳动教育概念,倡导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孩子适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庭劳动习惯。(2)构建小葵花课程体系。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不断完善小葵花课程体系。丰富教育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开设四十多门拓展课,推行拉丁舞、跆拳道、中国舞等体艺课程。组织丰富的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校获2024年台州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韩喜球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台州市中小学校体育改革联盟学校,台州市“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传承经典筑梦未来”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台州市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3)搭建平台,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通过多项举措,搭建各种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发挥特长,展示风采,健康成长。市级别获奖:台州市路桥区第二届青少年天文学知识竞赛获团体三等奖等。区级别获奖:2024年路桥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取得一等奖、路桥区第九届陶艺现场创作比赛小学组团体三等奖。(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每学期一次的心理普筛,并规范一生一档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拓展训练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少专职教师,效果不突出,少心理健康专职辅导员及活动场地,教师科研意识还不够强,学科教学质量成绩不均衡,校园文化建设仍有待加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打算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让我们勠力同心、携手并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继续立足现实,更加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建统领,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进一步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建立和完善学校“训-备-教-研-评”教研体系,在进一步落实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素养智慧课堂——“向阳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稳步整体提升办学品质,教育质量更上一台阶。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2月19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