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

发布日期:2025-04-16 10:41 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法定代表人徐杰
住所  台州市路桥区迎宾大道88号
开办资金(万元)19661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22687.20期末数(万元)21801.70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与护理(预防保健内科学、外科、妇产科、全科医疗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诊科、中医科、口腔科、皮肤科、美容科、精神卫生科)医学中专生临床教学与临床实习负责实施区中医院医共体内统一管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04472710019E举办单位台州市路桥区卫生健康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路桥区中医院医共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路桥区委区政府和路桥区卫生健康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以病人健康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服务为主线”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暖心的医疗健康服务,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医共体建设水平不断向前迈进。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1)以思想建设为基础,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党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每季度开展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为开展全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2)规范日常工作,强化党组织战斗力。各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第一议题”等制度,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党委重要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体检和民主评议,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3)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理念,注重从高知群体、优秀的年轻群体中发展党员,积极储备入党积极分子。发挥统战群团工作桥梁纽带作用,召开党委会研究团委、工会和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医共体党委班子成员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促学作用,采取专题党委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以及知识测试等方式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就如何扎实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谈体会、明方向、定措施。(二)以清廉医院建设和医疗反腐败集中整治工作为抓手,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1)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四责协同”。对照《浙江省公立医院清廉指数评价标准》、《台州市清廉医院建设方案》研究制定了符合区中医院医共体实际的清廉医院建设10项重点任务和3张责任清单,党政领导班子对照责任分工,定期听取医共体综合改革指标和责任清单进展情况,督促落实清廉建设和医院各项业务发展。党委书记与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与院班子成员、院班子成员与科主任进行层层的廉政谈心谈话。(2)建设清廉文化,弘扬清风正气。开展“510我要廉”清廉医院建设宣传月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区卫健局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其拒腐防变能力。(3)强化纪检监察,构建清廉“防护网”。一是成立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医共体委员会—党支部—科室”模式构建组团式管理的三个层级网格。二是重点落实纪委委员提出意见、谈话提醒和报告制度,落实好纪检监察建议制度。三是将廉政查房纳入院长行政查房,组成廉政查房工作组,深入临床一线开展“廉政查房”活动。(4)坚持清廉导向,推进组织建设。根据路编办〔2024〕59号关于明确台州市路桥区区级公立医院内设管理机构的复函,优化调整医共体总院内设机构缩至14个,完成了医共体工会、团委换届选举,增强了各群团组织凝聚力。(三)医共体医疗质量逐步提高(1)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围绕医疗质量提升、中医药特色、医疗队伍建设、临床科室管理、治未病服务、患者安全等开展了持续改进,202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药饮片收入占药片收入比例、门诊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CMI等医疗质量重点监控指标不断提高。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修订并编纂中医护理方案,健全完善了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标准。修订了中医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及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评分标准,落实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与创新,2024年度在儿科、内一科推行火龙罐综合灸,应用于小儿咳嗽、小儿腹泻、老年患者失眠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4年1-12月,完成中医护理项目24项,年操作量达到463555人次,总收入达到6752984.6万。积极开展了中医护理延伸服务,选派护士长、护理骨干下基层、进社区、企业及学校等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急救技能培训、健康科普宣传等义诊科普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  (2)进修培训与人才培养选派各科优秀人才赴上级医院进修23人次(其中,6名万医计划),选派8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人完成规培返院,开展医共体业务性继续教育培训线上+线下43场次,组织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53人次,成功举办乳腺科、儿科市级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班。路桥区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开班以来共有123人参加学习,至今104人完成毕业结业考核并已发放合格证书,通过率84.6%。浙江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路桥基地开班以来,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7.27%。2024年6月,区中医院顺利完成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验收。12月,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第二期在总院顺利开班,吸引了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层医疗工作者200余人参加,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2024年我院在二级医学杂志上发表6篇论文,共有2项市级课题立项、8项区级课题立项。成功引进一名骨科副主任医师(胡孔才),填补了我院关节镜手术的空白;妇产科陈洁主任中医师入选2024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成立全区章明勇、刘琛茹名医工作室;完成医共体青苗、成竹、劲松人才培养三计划周期考核;开展万医进修计划,选派7人到市级医院进修,分院3人到总院进修。成功申报了25项新技术和新项目,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CTA、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等。(四)医共体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关键指标保持良好。202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12月31.92),同比下降5.81;中药饮片收入占药片收入比例(32.26%,1-11月),同比提高2.5%;门诊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31.48%,1-12月),同比提高1.51%;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29.52%),同比提高9.82%;CMI0.70,同比提高0.05;医疗质量重点监控指标不断提高。2024年1-12月,全院手术2340例,其中二级手术620例,三级手术400例,四级手术19例,三四级手术占比17.91%,占全区首位。(2)重点科室运行向好。2024年康复科开展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287人次,心肺康复2951人次,吞咽康复3738次;中心将现代康复与传统中医康复相结合,开展了多方向的综合性康复医疗服务,科室总体业务量持续增长。乳腺科中西融合治疗优势显现,探索成立乳腺科“五无病区”规避了乳腺癌综合治疗后无呕吐、无疼痛、无发热、无腹泻、无失眠的毒副反应,实现台州走在前,复杂性难治性乳腺炎中医微创分层引流。儿科住院病人的中医参与率和中治率稳步提升,出院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达95%;中药饮片使用率达60%以上,以中医为主的出院患者占比由去年的6%上升到今年的30%左右。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体检服务,提供健康预警保障,开展中医经络检测及脏腑功能检测200余人次。超声科在2024年度路桥区医疗质控集中督查中超声科成绩继续蝉联第一。科室新添一台先进设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3)对外合作继续加强。继续与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南京龙蟠结石医院、省中医院阮善明博士、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专家阮荣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周坚红博士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贾杰名医工作站等开展学科对外合作,18名上级专家来院坐诊、指导、手术合计300余天。2024年我院和市中医院签订台州市中医专科联盟合作协议,加入由台州市中医院牵头成立的“台州市中医专科联盟”,将充分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联盟优质资源平台,在中医学科共建、诊疗技术、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展全面协作。(4)双向转诊深化开展。完善双向转诊流程,逐步形成了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2024年共完成医共体分院上转总院677人次(路桥街道分院148、路南分院232、峰江分院297);医共体总院下转分院(峰江166人,路桥350人,路南404+166+350人)920人次,两慢病下转385人次。(5)医共体内资源共享、管理同质。2024总院下沉到分院、下辖卫生室专家共2800余人次、2100余天。总院对路桥、路南、峰江三家分院派出专家医生在医技、门诊科室进行对口指导;2024年峰江分院医养结合住院病房出院592人,完成居家护理239例次,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医养康复服务5553人,服务率65.8%;2024年在总院的大力支持下,路南分院口腔科9月正式开诊,中医科10月顺利通过市级特色科室验收,11月高分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和社区医院的省级复核;路南分院共完成门诊人次165333,同比增长37.51%,总业务收入1732.82万,同比增长32.68%,其中医疗服务性收入362.59万,同比增长76.81%,中草药收入339.21万,同比增长93.42%;2024年在总院的支持下,路桥分院重新装修了口腔科、针灸推拿科、检验科。(6)有序开展了公共卫生服务。按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工作要求有序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常住人口数183961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23289人。完成的项目有:常住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数172394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3.71%;全年完成健康体检21528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15595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13755人,规范管理人数10192人,规范管理率74.10%,血压控制率71.63%;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4552人,规范管理人数3306人,规范管理率72.63%,血糖控制率为44.16%;社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6.61%,社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稳定率98.52%;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能力、卫生监督协管常规开展,各项工作指标均已达到考核要求。2024年共完成辖区内全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48.71%的,各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91.03%。医共体开展医体融合推进“四高”共管试点工作,通过国民体质检测仪、营养运动处方系统等,进一步完善四高人群的管理,经过课程培训及相关考核,18位职工取得首届健康师资质。(五)信息化保障更有力,打造数字医共体2024年打造数字医共体,上线了集采药品管理系统,加强了集采药品和同类药品的动态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地分配集采任务;上线了新检验系统,检验全流程更加科学可控;上线了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告别了纸质手术麻醉记录单,全面进入了麻醉监护电子化全流程;上线了移动护理推车,护理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根据上级要求进行了“一号管三天”、“赔省心”两大项目的信息化改造,患者就医挂号费进一步科学降低、商业报销赔付流程更加简便。数字化助力惠民项目方面,“赔省心”、“护省心”让百姓更便捷、更实惠了。2024年“赔省心”总笔数154笔,医药费总金额406367.15,商保赔付金额约89780.46,大大优化了病人的赔付流程,减少了跑腿的次数;“护省心”项目开展以来,2024年7-12月服务群众4504人次,为病人节省费用10余万元。(六)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文化推广进校园活动。2024年新增《中医药文化教育及健康促进》基地路桥街道实验小学,拓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及教育;与金清镇下梁小学继续合作《中医药文化教育及健康促进》课程,含中草药辨识、制作中药香囊、中医体质辨识及经络检测、穴位按摩、传统养生功法、情志护理等;与实验中学、螺洋小学、下梁小学、路南小学、路桥街道实验幼儿园等合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含健康教育讲座、中医养生保健等。选派多名中医师参加台州市新闻广电中医类节目《健康台州中医说》,2024年共派出优秀中医医护代表4人,完成了5次节目录制,普及中医药知识。与国家级报纸《健康报》、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区中医院医共体的文化传播影响力。(七)医共体重点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医共体迁建二期工程方面,迁建(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二期工程建成后新增153张床位,一楼为康复大厅和药械采购中心,二楼为内镜中心,三四五楼为康复医养结合病区。二期工程的开建,将有效解决医共体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24年1-12月,医共体主要业务指标如下:1、医共体门诊人次:1028672人次,较上年增长3.43%。其中中医院452308人次,较上年同期降低3.74%,分院576364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9.84%。2、医共体出院人次:10027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医共体门诊均次费用:156.31元,较上年降低1.44%(不包括疫苗)。其中中医院225.39,较上年同期增加4.04%,分院100.11(不包括疫苗),较上年下降3.9%。4、医共体住院均次费用(住院收入/出院人次):5711.35,较上年同期下降1.36%。出院均次费用(出院收入/出院人次)5974.5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5%。5、医共体医疗总收入:22323.63万元,较上年降低1.67%。其中中医院1576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7%,分院6562.23万元,较上年降低1.23%。6、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3.15%,较上年降低1.06%。7、百元医疗服务收入的医疗支出:120.74元,同比增加2.96元。8、资产负债率24.76%,同比增长1.1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仍需规范和深化。党建工作计划性不强,各支部工作特色亮点不明显,对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管理手段还不够,对供应商的管理约束力仍不强。2、医共体运营压力增大。门诊、出院人次增长乏力,手术减少,实际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受人员增加、医保方式改革、中药加成政策调整、疫情防控资金核算等因素影响,支出明显增加,加上过紧日子、债务问题等,医共体面临的运营压力明显增大。3、医疗整体质量仍然堪忧。医共体整体的医疗、护理以及管理质量还有待提升,如何优化质量体系,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改进是当下最大困难。4、中医药优势发挥仍不充分。中医人员比例偏少,西学中人员中医基础不扎实,中医辨证施治能力不足,中医处方、中医病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仍需努力。市级学科建设仍未实现零的突破。受编制数影响,个人晋职晋升受到影响,短时间内较难突破;人才结构欠合理,中医药人才仍不足,中医药技术职称科室负责人偏少等。6、医共体建设乏善可陈。涉及医共体建设的紧密度指标和持续改进任务执行仍不到位,医共体集团化、一体化建设仍困难重重,薪酬体制改革仍推进缓慢。
四、下一步打算一、坚持党建引领医共体一体化发展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增强党建工作计划性,打造支部工作亮点。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助力宣传水平医共体党委每季度开展一次意识形态研判,及时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提升医共体宣传工作水平,对重要事件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三、对标绩效考核助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紧跟绩效考核指标、DRGs系统监控,优化医共体管理等各项制度。四、落实过“紧日子”提质增效、开源节流调整优化医共体总院布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引进专技人才提质增效。落实过紧日子政策,开源节流,扩大业务收入。五、打造区医共体中医特色优势以“两专科一中心”为契机,持续推进中医药“三进”活动。引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专家,拟建风湿免疫科。六、加强一院一品建设完成康复科整体搬迁。加快推进医美项目、血透中心建设。七、持续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根据“最多跑一次”改革文件,持续改进信息化医疗流程,更新和上线输血系统、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等。八、积极做好医共体对口支援医疗帮扶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对口支援的医护人员倾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因法人证书到期,2024年1月31日按规定申请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相关资质认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06月2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