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事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6 10:41 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事务中心法定代表人於中平
住所  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文化路705号
开办资金(万元)37.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37期末数(万元)37
宗旨和业务范围防御洪涝台风干旱灾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编制发布汛情旱情通告实施洪水抗旱应急方案检查督促联络有关单位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046628682634举办单位台州市路桥区应急管理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路桥区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区防指积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全力确保安全度汛。(一)完善预案机制和指挥体系。一是结合省市预案修订了《台州市路桥区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路防指〔2024〕5号);二是根据省市最新版“1833”联合指挥体系,结合“格美”台风防御实际经验,以应急管理局各职能科室为班底,建立了10个应急工作组;三是印发《路桥区、镇、村三级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架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1833”联合指挥体系贯通基层;四是编制《路桥区防汛防台进驻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研判信息格式,严肃值班会商纪律,提高联合会商质量;五是组织开展防御强降雨桌面推演,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镇(街道)在强降雨各个预警级别下,谁进岗,什时候进岗,今天进岗做什么,要确保各个环节连贯,各个限定动作到位。(二)落实防汛防台责任制。今年3月,区防指发文并通过路桥发布公示了全区219名村级行政责任人,完成了区防指成员单位调整。完善“区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录入省防指平台防汛责任人2881人,梳理地质灾害、水库山塘、危旧房等风险网格668个,一般网格1522个。6月,区防指办组织了基层一线责任人培训,对镇、村两级行政责任人、转移责任人、灾害信息员进行了全覆盖培训,要求各责任人做到“四讲一会”,压紧压实基层防汛防台工作责任。在强降雨及台风期间叫醒叫应相关责任241人次,镇街自主开展响应33次。为进一步落实防汛防台责任,路桥区路桥区防指办下发《关于做好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及强降雨期间“六问”抽查工作的通知》(路防指办〔2024〕2号),应急响应期间,组织应急、行政执法、农水、住建、电信对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履责情况进行“六问”、卫星电话随机抽查,今年以来路桥区共“六问”抽查1175人次,卫星电话抽查986人次。(三)开展防汛防台隐患排查。通过专项检查和常态化排查开展风险管控,今年2月,区防指发布了发布了2024年防汛大检查通知,对汛前大检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各镇(街道)、各部门按照检查要求,开展备汛自查。3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备汛检查的通知》,分六组对各镇(街道)进行备汛检查。此次检查随机抽查各镇(街道)2个村社,同时把经济开发区也纳入检查范围,按照镇(街道)的度汛标准进行检查。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区防指办组织各镇(街道)和有关成员单位滚动式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并督促对各个风险隐患建档立案、录入系统。截止目前,全区共出动2174人次,排查隐患100个,各类隐患全部已整改到位。“格美”台风期间,对8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或输电线路周边存在安全隐患和10处树线矛盾下达管控指令,及时在台风前整改到位(个别点位还需跟进长效管理)。“普拉桑”台风期间,又针对基层防汛平台上的100个隐患开展回头看,确保隐患闭环管理。(四)加强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区、镇、村三级的抢险救灾物资均已按照物资标准配足配齐,特别是“三大件”、“四小件”等重要物资实现100%全覆盖,并建立保养调试记录,定期运维。全区共储备27台挖机、冲锋舟29艘、橡皮艇42艘、应急发电机290台、排水车29辆(其中2辆大型排涝车排水功率分别为3000立方米/小时和4000立方米/小时)、排水泵368台(其中10台大功率排水泵200立方米/小、卫星电话321部等防汛防台抗旱应急物资。汛期,路桥区防指办组织了二轮卫星电话全覆盖测试,对各镇(街道)及村居、区防指成员单位321台卫星电话逐一进行通信测试(至少通话一分钟以上)。基层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全区共有抢险救援队伍总计268支、6198人,入汛后要求加强值守备勤,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要求,细化明确抢险救援职责分工,一旦出险,立刻救援。(五)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演练。常态化开展基层防汛干部教育培训,今年以来,开展镇、村两级和部门培训42场,参训1186人次。同时积极开展防汛抢险救援应急演练,围绕人员装备集结、机械设备检测调试、涉水安全、急救护理等科目,以“演”促练,以“练”筑防,切实提升基层防汛实战水平。今年已开展镇、村级和部门演练24次,参演(含观摩)2826人。8月,路桥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了2024年度路桥区防汛防台实训演练,对各镇街道队伍共计80人进行集结拉练,培训演练内容包括救援力量紧急出动、水上救援等、应急帐篷搭建等项目。防御台风“贝碧嘉”期间,区防指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供电保障、地下空间、地质灾害等防汛防台演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还存在“过去式”防台理念,对防台工作抱有侥幸心理,对“四个提及”理解认识深入,在行动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转移责任人打卡需区防指办再三提醒才完成打卡。二是应消站发挥“小防指办”职能不够到位。一方面部分镇(街道)工作人员调整频繁,个别镇(街道)工作交接不到位,未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防汛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度汛关键期工作存在停滞脱节风险;另一方面镇(街道)防汛防台救援力量专业化水平偏低,现有应消站救援人原为消防专职队工作人员,防汛防台装备不足,对于防汛防台应急救援知识储备不够。三是城市内涝管控不够全面。目前来看缺乏整体、全面、有效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体系,城市运行和河网水利调度缺乏信息互通,超保证等情况的城市受淹风险分析研判,各个积水点位处突前置手段有限,通常是等“涝”了之后,才去“除涝”。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区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硬的措施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一是强化隐患排查。滚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及时录入“省防汛联合指挥”平台。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隐患点不反弹。并针对台风的特点,制定防风防雨防涝的防范计划,例如针对我区低洼易涝的防御难点,提前做好防范部署,及时将内涝险情降到最低。二是强化联动机制,“八张风险清单”牵头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边界、规范指挥流程、完善协同机制,各行业领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统分结合、联合制胜,对台风防御的重点部门和镇(街道)加强联动,确保风险管控科学准确。三是完善预警机制,气象、水利、自然资源、行政执法等部门加强对暴雨、洪水、台风、海浪、风暴潮、河网水位、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的监测和预报,将结果报告防指并通报有关单位,按权限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遭遇重大灾害性天气时,应加强联合监测、会商和预报,尽可能延长预见期,对未来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出评估,将评估结果报告防指,并通报有关单位。按照“谁预警、谁叫应”的原则分别“叫应”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有关负责人。四是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发挥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小防指办”作用,制订站队正规化建设运行相关规定,将防汛防台工作纳入高频事项运行框架,明确基层应急消防力量“干什么、怎么干”,形成清晰的权责清单、履职规范。五是强化宣传发动。加强业务培训,基层责任人要以预警和响应为令,准确掌握当前的预警和响应等级,除了到岗值守,还要正确履职,严格落实人员转移“三提前”“三必须”要求,关键时候要发挥“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展现基层防汛防台工作实战水平,提升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应急能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0月0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
信息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